00:00 / 1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58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黄飞鸿2周前
太阳也不孤单!已找到匹配的伴星 太阳也可能是有伴星的,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曾有两个太阳,但后来它们却分开了 “HD 186302”通过了科学家一系列的严苛筛选,它几乎完美地满足了太阳伴星应该具备的条件,因此这颗恒星目前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曾经是太阳伴星的恒星。也就是说,如果太阳系真的曾有两个太阳,那另一个太阳可能就是“HD 186302” 观测数据表明,“HD 186302”在天空中位于孔雀座,距离我们大约185光年,其质量约为太阳的97%,半径约为太阳的95%,它与太阳一样都是G型黄矮星,科学家尚未确定“HD 186302”是否有行星 AMBRE的大型巡天项目的数据,该项目储存了超过1.7万颗恒星的光谱信息,涵盖了太阳周边很大一片区域 从理论上如果太阳真的曾有伴星,那这颗伴星就应该包含在AMBRE数据库之中,毕竟相对宇宙空间的宏大尺度,恒星的运动速度可以说是慢如蜗牛,几十亿年时间也不可能跑得太远 宇宙中大多数的恒星都是有伴星的!近年来观测数据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在已知的恒星中大约60%都是单星 单星中绝大部分都是那些质量相对较小的红矮星,随着质量的增加恒星有伴星的概率会不断提升,大质量恒星有伴星的概率可达到80%,对于像太阳的中等质量恒星有伴星概率50%左右 一个合理的解释恒星都是诞生于那些原始星云,一颗恒星的质量越大孕育它的原始星云也越大,在形成恒星时就更可能分裂成两个或多个物质密集区域,进而演化成双星或多星系统 恒星一旦形成,其化学组成基本固定下来,如化学组成非常接近就很可能诞生于同一片原始星云。科学家首先筛选出了55颗金属丰度与太阳非常接近的恒星 再进行更精细的多元素丰度测量(大约有20多种元素),筛选出了与太阳非常接近的12颗恒星 下一步就是测量这些恒星的年龄应该与太阳差不多,进一步把范围缩小到4颗恒星分别是:“HD 52456”、“HD 126829”、“HD 176535”和“HD 186302 再从它们的运行轨道进行筛选,伴星与太阳在早期的轨轨道分布就应该很相近,哪怕经过几十亿年的扰动其轨道统计特征也可以保留不少的相似性 这一步主要依赖盖亚卫星第二次数据发布(Gaia DR2)的信息(盖亚卫星可以精确测量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视差、自行以及径向速度),在经过仔细分析后科学家最终锁定了“HD 186302”!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6: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6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