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5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而改名。 “智者大师”智顗创立天台宗,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济公在此出家。 陏代古刹。很奇怪为什么山门题字为“陏”而不是“隋”?隋文帝杨坚时,承袭其父北周“随国公”封号,以“随”为国号初字。因“随”含“辶”,象征奔波不稳,杨坚为祈求国运长久,于开皇九年(589年)统一天下后去除“辶”部,改为“陏”,意为“坚守天下,不再动荡”。唐朝建立后,认为“陏”字不吉利(因隋朝短命),且杨氏与李氏有亲缘关系,遂将前朝国号改为“隋”。 “一行到此水西流”。一行禅师是唐代高僧、天文学家。奉旨编写《大衍历》时曾不远千里到国清寺向达真和尚学习算法。当时北山大雨,东涧水流猛涨,向西涧倒灌,形成水往西流的奇观。 隋梅。由隋代高僧、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距今已1400多年,是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 隋塔。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遭火焚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的空洞。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 雨花殿。此名在别的佛寺中难见到。相传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曾在此讲述《妙法莲花经》,精诚所至感动天庭,下起法雨天花得名。 独笔“鹅”字碑。原是书圣王羲之一笔呵成,后因损毁只有半边留下。另一半是天台书法家曹抡选花了七载工夫,苦心研学王羲之书法后摹化而成。 自耕自收。寺僧秉承千年农禅并重的传统,清晨诵经、白天劳作。是国内唯一自己种粮的寺庙。每当收割季,金黄稻浪与千年隋塔相映成趣,引游客围观。 穿越逾千年,梵音犹萦绕。行走于寺区,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青瓦黄墙忽隐忽现,人车川流却不甚喧哗。寺内殿阁、亭轩、围墙陈旧甚至斑驳,然而宁静中自显威严,纯朴中蕴藏厚重,令人肃然起敬。修行之道首在心、次在性、后在行。 国清寺,全国仅两座。幸运的是还有一座恰在家乡如东县掘港镇,系天台山修禅寺座主行满大师在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历时十四年按照天台山国清寺的建筑风格所创建,两者均属天台宗。 掘港国清寺原在县城东北角,多次毁于战火。2017年抢救性发掘瓷器等文物千余件,其中带“国清”“方丈”墨书款瓷器印证文献记载。现开辟了遗址公园。 新的国清寺于千禧年建成,位于县城西南角。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国清寺:被严重低估的宝藏寺庙 这是一个不收门票、餐费2块、茶水免费的5A级景区;是传奇电影《少林寺》很多镜头的取景地;是济公和尚出家的地方;是“和合二仙”故事的诞生地;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祖庭,同时还是日本天台宗的祖庭。这是哪里呢?这就是被称为国内最“傻”的5A级景点——国清寺。 2024年10月份,我们前往台州拜访了国清寺,第一天去的时候是下午,游客很多,虽然也逛了近两个小时,但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以及隋代的梅花,感觉时间还是远远不够。于是,第二天一早7点钟,我们又第二次来到了国清寺,重新仔仔细细地去看了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以及旁边的隋塔等等,算是补足了头一天的遗憾。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是文物室里109件当年从北京“借来”的文物,生动再现了中日佛教的交流历史;第二,是罗汉堂的500尊罗汉,和其他寺庙的500罗汉相比,这500个罗汉的体态、表情非常生活化、现代化,有相当多的罗汉具有表情包的潜力,我相信,多年以后,当历史学家再次看到这批罗汉的时候,一定会认为它们就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佛像中国化、世俗化的生动见证。 基于国清寺悠久的历史以及它对中国佛教、和合文化的贡献,国清寺在中国文旅版图中的地位显然是被低估了,本期视频,我们对国清寺内容的挖掘,不及其全貌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这个风景清幽的古刹,期待着大家的亲自探访。 #国清寺 #台州 #天台山 #台州美食 #国清讲寺
00:00 / 18: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23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7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