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98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Nini116天前
前阵子读完了一本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又看了同名改编的电影。心里沉甸甸又暖融融的。 小说最打动我的,不是欧维的固执、毒舌,也不是邻里温情如何融化他心中的冰,是欧维对妻子索雅那近乎偏执的深情,她是他非黑即白的世界里唯一的色彩。小说里用大量细节铺陈了这份爱——他如何每天带着鲜花去她的墓地聊天,如何因为她曾喜欢看他修理东西,而继续维护着整个社区。他的世界在她离开后就失去了颜色,所有“去死”的决定,本质上都是一场场奔赴她的计划。 书中,欧维最终在睡梦中安详离世,如愿以偿。而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更温柔、更像梦境的瞬间:当欧维最终安详离世,镜头里,他睁开眼,在另一个世界看见了最爱的妻子。她坐在他的对面,对着他伸出手,而他终于露出了全片最释然的微笑。那只粗糙的大手,跨越了生死的间隔,再次紧紧握住了她。镜头特写定格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阳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永恒的金边。 这个瞬间让我泪流满面。原来最深情的告别,是“我们终将重逢”。欧维用他笨拙而固执的方式告诉我们:爱一个人,就是即使生死相隔,也要让承诺继续活着。 如果你也相信,这世上有些感情能打败时间、超越生死,不妨去看看这个故事。它残忍又温柔,让你在泪水中明白——所有偏执的等待,都是爱情最动人的模样。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强烈推荐
00:00 / 0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熬了几个夜看完这本《霍乱时期的爱情》久久不能平复,一个人如何能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等待中保持爱情的绝对纯粹,又同时拥有600多个情妇? 阿里萨对费尔明娜的爱,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他整个生命航道。53年7个月11天的等待,始终如一的爱她,近乎偏执的爱情守望。他为她保留了“童贞”。不是生理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永远为那个穿着校服的少女保留着最神圣的位置。终于在70多岁时两个老人超越了道德、年龄和世俗的约束走在了一起,这份深情毋庸置疑。 然而,作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不满足于编织浪漫神话。这50多年的等待里阿里萨拥有600多个情妇,不可置信,也许这正是马尔克斯想要告诉我们的,爱情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命题,它既可以是持久的等待,也可以是最放纵的欲望,既可以是日常的相濡以沫,也可以是疯狂的终身守候。 不太理解如果只是孤独下的逢场作戏,和情人们的相处细节阿里萨密密麻麻记录了25个笔记本。也许这就是马尔克斯想表达的人性的真实吧!用矛盾的方式爱着,在灵魂的纯粹与肉身的脆弱之间,寻找那份平衡。 读完这本书,我放下了对“完美爱情”的执念。真正的爱情或许就像霍乱一样,是一种无法控制的疯狂,它不在乎道德评判,不遵循逻辑规则。它可能矛盾、可能不堪、可能充满人性的弱点。 #阅读是一种习惯 #上热门 #霍乱时期的爱情 #读书感悟#爱情观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