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6
曾侯乙墓:残酷殉葬制度下的 21 名女性👩 1978 年,曾侯乙墓在随州擂鼓墩被挖掘,出土一万五千多件珍贵文物✨—— 不仅有曾侯乙编钟、尊盘等工艺非凡的青铜器,还有漆器、兵器等见证历史的史实文物⚔️。 然而,与曾侯乙一同出现的 21 具棺材,却撕开了古代封建制度残酷的另一面😱。 经鉴定,这些随葬棺里的尸体均为女性,年龄在 13-25 岁之间,身形较矮👧。其中 8 具与曾侯乙同葬,另外 8 具分布于东西二室🚪。 关于她们的身份众说纷纭 —— 一具通体红色的随葬棺尤为独特,有学者推测是曾侯乙嫔妃的棺,但依随葬品和资料,身份至今成谜🔍。不过,从曾侯乙其他出土文物可知其好礼乐玩乐的性格,或许这些女性是侍女或舞女💃。 更令人唏嘘的是:曾侯乙主棺旁有具灰色小棺,葬着小狗尸骨🐕,结合其他与狗相关的文物,可见其爱狗之深。而 21 名少女的命运,却在制度的阴影下凝固成永恒悲剧…… 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我们从曾侯乙墓看见璀璨宝藏🌟,也直面残酷制度的血色印记。这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永不褪色的警示,让我们仰望文明时,亦不忘冲破黑暗的勇气🌌。 欢迎来湖北省博物馆,预约专业人工讲解,让他们用生动言语重现那段光影交织的真实历史吧!📜 #武汉 #湖北省博物馆 #人工讲解 #文脉里的中国 #历史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9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1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楚国八百年,问鼎楚国。你可知道在湖北武汉的省博物馆里,有件文物让整个考古界都为之震惊?它就是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 2400 多年历史。它由铜、锡、铅三种金属按照 6:3:1 的比例炼制而成,总重量达到 2500 公斤。它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对乐器的认知,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编钟。 这组编钟共 65 架,分为三层悬挂于方形木架上。上层悬挂有 8 只镈钟,中下层各悬挂有 37 架大小不同的钟。每一只钟都有一个名字,每个钟的形状、大小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这些钟通过精准排列组合的方式,形成了从低到高的音阶序列。 别看它们只是古代的乐器,但是演奏起来那叫一个震撼!1978 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将曾侯乙编钟搬上了荧屏,全国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领略到了中国古乐的魅力。当看到那些厚重的青铜器发出如此美妙的音乐时,全国上下一片沸腾。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精美的青铜器都是用简单的工具、落后的技术制造出来的。要知道,当时我们的铁器刚刚出现不久,而曾侯乙编钟却已经出现在了 2,000 多年前。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进入了青铜时代。那时候的工匠们掌握了失蜡法铸造工艺,这种工艺是现代精密铸造技术的雏形。简单来说,失蜡法就是先用蜂蜡做成铸件模型,再用其他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浇注熔融金属,冷却凝固后获得与模型形状一致的铸件。 有了失蜡法,工匠们可以制作出各种复杂的青铜器。例如这件青铜冰鉴缶,上面的龙纹、凤纹、兽面纹等图案都非常精美,很难想象这是 2,400 年前的产物。 除此之外,在湖北博物馆里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参观吧! 眼前这个像房子一样的东西就是越王勾践剑的保护罩。为什么要把越王勾践剑放在这么豪华的地方呢?因为这把剑实在太有名了,它不仅价值连城,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公元前 496 年,吴国和越国爆发了一场大战,结果越国惨败,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打败了吴国,成为了霸主。为了庆祝胜利,他命人打造了一批宝剑,其中一把献给了秦国国君秦德,这就是越王勾践剑。 此剑通长 55.7 厘米,宽 4.6 厘米,厚 0.6 厘米,重 2.8 千克,剑身满布菱形暗纹,近格处刻有鸟篆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虽然经历了 2,000 多年的岁月侵蚀,但这把剑依然寒光逼人,锋利无比。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0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启墟3月前
时间回到1978年,地点是湖北省随州市(当时叫随县)城西两公里一个叫擂鼓墩的小山坡。考古队正在发掘一个超级大墓——曾侯乙墓。当清理到墓的中室(相当于客厅兼宴会厅),在一堆乐器礼器中间,这尊盘就静静地待在那儿,虽然被水泡了两千多年,但那通体的青铜绿和精密的结构,一露面就把所有人震住了。 古代属于啥朝代?那时候叫啥地儿?现在又叫啥? 这宝贝属于距今2400多年前的战国早期。墓主人是曾国的一位名叫“乙”的诸侯国君。曾国?对,它在历史上有点神秘,属于周王朝分封在南方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主要地盘就在今天的湖北随州、枣阳一带。那会儿出土的地点在曾国的都城附近,叫啥名儿史书没明确写。现在嘛,具体出土点就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的擂鼓墩古墓群。现在那个地方建成了擂鼓墩古墓遗址保护区。 材质工艺、尺寸、名叫啥?现在哪个博物馆? 材质就是青铜,高贵的青铜合金。工艺?说出来吓死人——失蜡法(熔模铸造) 的巅峰之作!尊和盘是两件独立器物,但配套使用,所以合称尊盘。尊高3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约9公斤;盘高24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19.2公斤。名字很简单粗暴,就叫曾侯乙尊盘。现在它就被供在湖北省博物馆的显眼位置,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去看的时候记得带个放大镜!#历史故事#千年古宝录
00:00 / 06: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