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藤:《颜渊》第一、二、三 仁的具体表述 #本原儒学 #阅读经典 #论语 #礼乐教育 #传统文化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颜渊篇》,即《论语》第十二篇。 首先看第一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接着看第二章: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再看第三章: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这一章极为重要,“仁”作为儒家核心概念,开篇即有三名学生向孔子请教。孔子并未给出判断式定义,而是通过具体行为来阐释——即如何通过实践接近“仁”、迈向“仁”的境界。 颜渊问仁时,孔子直接回答“克己复礼”。因颜渊是孔子最杰出的学生,故孔子给出了这个根本性、富含哲理的答案。颜渊觉得过于概括,遂请教具体条目。孔子提出“四勿”: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这意味着,克制本能欲望,使行为符合天理,即为“为仁”的根本。只要做到克己复礼,天下人皆会认可你已达于仁。这完全依靠内心修养,不依赖外在规范。颜渊当即表示将努力践行。 仲弓同样问仁,孔子却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此处“家”指大夫封地。孔子强调要以虔敬庄重之心待人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且不论在邦在封地都应无怨。仲弓亦承诺遵行。 这两段回答表面不同,本质一致:均要求人以虔敬心态约束欲望,依礼而行。孔子善于因材施教,这一点在司马牛问仁时更为明显。 司马牛问仁,孔子答:“仁者,其言也讱。”“讱”指言语迟缓谨慎。据载司马牛能言快语,故孔子特意劝他言语要慢、要慎。司马牛惊讶问:“言语迟缓就是仁吗?”孔子反问:“做事困难,说话怎能不谨慎?”强调应多做少说、不轻诺——这也是《论语》一贯倡导的君子之德。 综观三处“问仁”,孔子皆以行为描述代替概念定义。这类似于子路问鬼神时的处理方式:对于形而上的核心概念,难以用普通定义界定,只能通过多角度描述来呈现。老子论“道”亦用此法。尽管表达方式因人而异,但其背后的核心义理一以贯之,正如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
00:00 / 1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sunheart3周前
第23天:《孟子·离娄上》“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谨言慎行的准则) 【视频开头】 (镜头:一人随意说话引发他人不悦,画面转为其低头反思的场景,配低沉弦乐) “孟子说:‘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意思是人之所以轻易说话,是因为不用承担责任罢了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这句话,探讨为人处世中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 【原文呈现】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又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 (延伸解读:结合《孟子·公孙丑上》“子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体现圣人对言行的谦逊与谨慎,与“不轻言”相呼应 。) 【重点字词解析】 - 易其言:“易”为“轻易、随便”,指人说话不经过深思熟虑,随意发表言论 。 - 无责耳矣:“责”为“责任、后果”,意为轻易说话的人,往往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要为所说的话承担责任 。 - 言无实不祥:“实”为“实在、真实”,“不祥”指不好的结果,说话没有事实依据是不吉利的,会引发不良后果 。 - 蔽贤者当之:“蔽贤”指遮蔽贤能之人,让贤才得不到重用,这种因不实言论导致的恶果,应由说话者承担 。 【名家解读(节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提出“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旨在警示世人要重视言语的力量 。轻易开口的人,往往缺乏对言语后果的认知,他们随意发表观点,甚至传播不实信息,却不知这些言论可能会误导他人、伤害他人,甚至像“蔽贤者”那样,阻碍贤才施展抱负,破坏社会秩序 。而像孔子,即便学识渊博、德行高尚,面对“圣矣乎”的评价,也谦逊推辞,不愿轻易接受赞誉,这正是对言行谨慎的体现 。朱熹认为,孟子的这番话,是在教导人们:说话前要深思熟虑,确保所言真实可靠,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肩负着责任,唯有谨言慎行,才能避免因言语不当引发祸患 。 【视频结尾】 (镜头:“谨言”二字在宣纸上慢慢晕染开来) “明天我们学习《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深入探讨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 。你有没有因轻易说话吃过亏的经历?评论区分享一下,让大家引以为戒~”#孟子#传统文化@黄花花 @闻香识墨 @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