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从《未来5000天》到《未来一万天》,凯文·凯利今年推出的新书将科技预言的视野大幅拓展。作为《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这位以精准预测著称的未来观察者,在新作中重点描绘了AI技术的发展路径及其与人类生活的深度互动。与两年前聚焦"镜像世界"的著作不同,此次他将目光转向AI与机器人领域,深入探讨了数据价值、社会规则等关键议题。 凯文·凯利详细阐释了AI将如何重塑人类社会。训练AI的数据将成为新时代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不亚于工业时代的石油。而要实现数据透明化,则需要建立全新的社会规则和制度框架。在具体应用层面,AI将彻底改变工作模式,使公司结构更加扁平化,个人创业者可以借助AI能力独立运营企业。这种变革也延伸至教育领域,未来的学习将更强调自主性,孩子们可以通过AI辅助实现个性化学习,在家完成学业。事实上,这种教育模式在国外已有诸多成功案例,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和家长的适当引导。 作者预言的2049年其实并不遥远。如果你现在76岁,或许无缘见证;但若能再活24年,就能亲自验证这些预测的准确性。书中还包含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虽然无法在此一一展开,但值得推荐的是,这本书阅读起来相当轻松,专注一个半小时就能读完。不妨找个空闲时间,跟随这位未来观察者的想象,一窥24年后可能的世界。 #好书分享 #读书成长 #vlog日常 #知识分享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未来10000天的可能》站在今天的门槛,眺望未来的万千可能 你是否曾想象,一万天后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当凯文·凯利——这位被誉为"科技预言家"的思想者,将他敏锐的目光投向未来三十年,会为我们勾勒出怎样激动人心的图景?《未来10000天的可能》不是一本关于确定性的预言书,而是一张探索可能性的思维地图。 这本书最震撼的洞见在于:未来不是被动等待的命运,而是我们正在共同创造的产物。凯利以其独特的跨界视角,将科技、文化、社会编织在一起,告诉我们:理解未来的关键不是预测准确率,而是培养对可能性的感知能力。 这本书将带你预见三个正在发生的未来: 第一重未来:技术融合的新奇点 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计算相互碰撞,将产生远超我们想象的新物种。凯利精辟地指出:"最颠覆性的技术,不是改进现有的,而是创造全新的可能性。"就像三十年前无人能准确预测互联网的今天,未来最激动人心的突破,很可能来自今天看来毫不相干的领域结合。 第二重未来:人机共生的新文明 人类与机器的关系正在经历根本性转变——从使用工具,到与智能体协作,最终达到共生融合。书中描绘的场景令人神往:"未来最聪明的人,可能是最懂得与AI合作的人。"这不是取代,而是进化;不是对抗,而是共舞。 第三重未来:重新定义的人类体验 当虚拟与现实边界消融,当生命可以通过基因编辑重塑,当意识可能实现云端备份——"成为人"的含义将被彻底刷新。凯利提醒我们:"技术进步越快,我们越需要思考什么才是不可替代的人性核心。" 这本书最珍贵之处在于,它不制造焦虑,而是激发责任感。凯利反复强调:"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理解今天那些还微小的趋势,然后参与其中,让它成长。"每一个看似遥远的未来,都始于今天某个人的一个决定、一次尝试。 亲爱的听众,如果你不想被未来的浪潮吞没,而是想成为冲浪的弄潮儿;如果你相信最好的时代不是已经过去,而是正在到来——请打开这本《未来10000天的可能》。它将赋予你一种珍贵的未来感:在变化成为常态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锚点,然后扬帆起航。毕竟,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81
😎未来一万天yyds!现在开始改变,30年后惊艳所有人👏 宝子们!算过没?一万天也就差不多27年——说长不长, enough让懵懂少年熬成行业骨干;说短不短,足以让现在的你和未来的自己判若两人✨ 今天就掏心窝子聊聊,怎么攥紧这一万天的魔法,让30年后的自己回头想“哇,当年那步走对了”! 先说说我那远房姨夫的事儿——他40岁那年突然迷上种树,每天雷打不动去后山栽两棵,谁都笑他“瞎折腾”。结果呢?现在15年过去,当年的小树苗长成了片林子,他不光靠林业补贴赚了不少,去年还拿了“生态守护者”的奖。你看,一万天里藏着的奇迹,往往就从“每天挪一小步”开始🌳 别觉得“改变”就得轰轰烈烈——其实藏在柴米油盐里的坚持才最狠: ✔️ 每天留20分钟给“无用之事”:画画、练字、哪怕蹲在阳台看云飘。我表姐坚持每天写三行日记,10年后攒出本随笔集,现在成了小有名气的生活博主。那些看似“浪费”的时间,其实在悄悄雕刻你的独特性。 ✔️ 每月逼自己“破一次胆”:第一次独自旅行、第一次当众演讲、甚至第一次尝试吃折耳根(?)。我同事阿凯以前见人就脸红,去年硬着头皮报了脱口秀开放麦,现在居然能靠这个赚外快!人啊,不逼自己一下,都不知道潜力能炸出多大火花💥 ✔️ 把“我不行”换成“试试看”:想学编程就从每天10行代码开始,想健身就先绕小区走两圈。我妈50岁学用智能手机,现在网购、拍抖音样样溜,上周还教老姐妹组了个广场舞直播队。年龄从来不是坎,犹豫才是。 最戳我的是书里一句话:“一万天的奇迹,不是突然开挂,而是某天醒来发现,那些熬过的夜、读过的书、跨过去的坎,都长成了你的铠甲。” 现在的你可能还在纠结工资、焦虑未来,但想想30年后——那个能笑着讲出“当年我也难,但没怂”的自己,不就是现在每个小决定堆出来的吗? 宝子们,别等“如果当初”!从今天起:喝够8杯水、记3个单词、给家人发句暖心话……这些细碎的改变,都会在未来的某天,变成照亮你人生的光🌟 敢不敢和我打个赌?一万天后,我们评论区见,看谁活成了当年最想成为的样子! #未来一万天 #自我成长 #逆袭指南 #坚持的力量 #人生开挂攻略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1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管理者将被AI取代?未来已来 凯文凯利在他的新书,未来的一万天里谈到了组织和ai的关系,管理者最擅长的事情,像管理、总结、计划、协调,正是AI最容易替代的岗位能力。计划、预算、报告这些管理举措,本质上也是一种官僚流程。而AI甩开人类的地方就在于,他可以轻松做会议通知、做PPT、整理会议纪要这些具体活儿,而且效率极高。现在,很多知识工作者已经在用AI大幅提升自己的计划和总结能力,做提案、写报告,处理大批量数据这些事,AI速度和准确性都很强。\n\n如果再往前看一步,当每个人都请上自己的AI助理,那这些聪明的AI可以帮我们规划工作、协调事项,甚至直接帮你和同事沟通。一家公司里,其实有两种主要沟通场景。一种是信息沟通,比如今天要做什么、完成了什么项目。另一种叫管理沟通,比如为什么要做一件事、先做什么、遇到难题怎么解决。信息沟通这部分,以后每个人都可以靠AI助理处理,准确又及时,不用再拐弯找管理者传话。\n\n那未来还有可能出现什么新变化?很可能就是“B2B”式的沟通,你的AI助理和同事的AI助理互相交流,自动同步进度、协调任务、调整工作计划。至于管理沟通,AI也能变成超级助手,不但能提醒和建议,还能帮你节省大量时间,把精力都集中到怎么解决问题、怎么让团队更有效率这件事上。如果你觉得这种场景很遥远,其实未来已经在慢慢到来了——凯文·凯利在他的《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中就指出,接下来的一万天里,智能技术将深度介入我们的工作方式。你会怎么用AI,提升你的管理和协作效率?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