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这张2006年雾锁山峦的照片里,丰都鬼城的玉皇大帝山体雕塑,是“故土难离”的具象注脚——而同年热映的《成龙历险记》,恰好成了这代移民“乡愁里的青春底色”。 一、雾中的雕塑:沉城之上的“故土锚点” 2006年的夏雾裹着这座白色巨像,像给消失的丰都老城盖了层朦胧的幕布。此时距三峡蓄水淹没老城已过去3年,移民们早搬去江南新城或外省,可这尊曾立在老城山巅的玉皇像,因海拔高于水位线被留了下来,成了“看得见的乡愁坐标”。 老居民说,以前逛完鬼城老街,一抬头就能撞见这张“玉皇脸”,踩过青石板后的“日常背景”;如今站在新城的高楼上望,雾里的它还在,可脚下的路是新铺的水泥,耳边少了老城巷弄的吆喝——这尊没被水带走的雕塑,像移民心里“拆不散的故土影子”,看得见,却摸不着。 二、《成龙历险记》:同夏的“青春平行轨” 2006年的电视屏幕上,《成龙历险记》正播到“符咒争夺篇”:龙叔的冒险、老爹的“妖魔鬼怪快离开”、小玉的古灵精怪,是无数孩子放学回家的“固定期待”。而丰都的移民孩子,或许是在新城出租屋的旧电视前追着动画——屏幕里龙叔闯遍全球,屏幕外是刚搬来的陌生房间,动画里的热闹,刚好衬出“离开故土”的安静。 多年后再想起,《成龙历险记》的“冒险”是童年的轻快,雾里的玉皇雕塑是乡愁的厚重;前者是成长里的“向前闯”,后者是心底里的“回头望”——这两样毫不相干的东西,却被2006年的夏天捆在了一起,成了移民记忆里“又热又涩的傍晚”。 三、故土:拆不走的“生活碎片” 其实故土从不是某条街、某栋房,是“抬头见玉皇像”的习惯,是放学冲回家看《成龙历险记》的雀跃,是老城的烟火、雾里山风的凉——这些细碎的日子,没被江水淹没,没被搬迁拆碎,反而被时间裹成了“乡愁的内核”。 就像这张雾里的照片,多年后再看,看见的不只是一尊雕塑,是2006年的夏雾、电视里的动画,是一群人“把故土揣在心里,再跟着龙叔的冒险,一步步往前走”的模样。 #丰都#丰都老照片 #丰都老城#丰都鬼城#现场实拍#乡愁记忆#铭记历史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19: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