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5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2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74
00:00 / 06: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3
域外客1周前
闹市中的一方净土——文殊院 自唐代就已经闯出“扬一益二”名号的成都,因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除了明清之际一时凋敝之外,在长达三千余年的历史里,向来也号称“天府之国”。 富庶自然产生逸乐,除了本地人会玩,外来的客人也难免受到影响,会玩起来。比如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中来到成都,生活安定下来,也玩出很多花样,写出了大量的安逸温暖的诗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展现了难得的轻松与愉悦。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于乱世中觅得一方宁静港湾之后开始自家玩。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建立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邻里关系后与邻家玩。 至于诗人朋友之间的游玩唱和,也不少……  《资治通鉴》记载,“成都城中鬻花果、蚕器于一所,号蚕市;鬻香、药于一所,号药市;鬻器用者号七宝市。”游商变坐商一年四季不断的各种市,不但做买卖,也是市民游玩的最佳场所。 我们今天踏足之处,正是历史上各种市的其中一个汇聚之处,极尽富庶繁华。现如今,这里叫做文殊坊。 不过,今天我要讲给你听的,不是文殊坊,而是文殊坊之名的源头。  初来成都的外地客人,大都不知道成都闹市里还深藏着一方净土,就是这方黄色照壁面对着的,始建于隋代的千年禅林——文殊院。  康熙年间的山门藏着玄机:“古信相寺” 匾额见证隋代渊源,卞永式落款不署官名以示虔诚。弥勒菩萨笑迎众生,这里是真正的 “心灵家园”。 法鼓金钟,钟楼里的铜钟重逾两吨,钟声曾惊醒多少都市尘梦。天王殿内,四大护法天王和两员大将,手持各种法器,镇守一方清净,护持佛法传承。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观音殿前长联发人深省。 殿后护法韦陀金刚杵拄地,你可知道代表什么?  青烟袅袅中,罗汉松宝盖下,中外信众游人穿梭如织不绝如缕。  “圆如中道,华雨弥天”,大雄宝殿中释迦牟尼佛全跏趺坐,双手结印说法,宝相庄严。 青石经幢矗立庭院,幢身镌刻《金刚经》,铁画银钩在天光云影中流转,每一笔都是千年的禅思与祈愿。 信众把说法堂前铜麒麟摩挲得精光四射,却参不透堂内无佛才是空林第一要义。 不假外求,体悟空性,破除执着,回归本真,同时以智慧和慈悲引导,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方能实现心灵解脱。  也许有人知道:#成都文殊院 #古建筑之美 ……
00:00 / 06: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