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4天前
和0-12月龄的婴儿“有效聊天”,是助力其安全感建立、语言发育与大脑发展的关键方式。很多家长觉得婴儿听不懂,但其实从出生起,互动就能让他们感知到爱与关注。 和婴儿聊天可以遵循这几个核心方法:一是注视,用温柔的目光与宝宝对视,轻声交流,让他通过眼神和语气感受到陪伴;二是多说,在喂奶、换尿布等日常场景中,同步描述动作,比如“宝宝,我们现在要换干净的尿布啦”,帮他建立语言感知;三是多听,认真回应他的咿呀声,配合夸张的表情,能让互动更生动;四是模仿,重复宝宝的发音、学他的小表情,会让他更愿意主动交流。 同时,要根据月龄调整聊天方式: - 0-1月龄:宝宝以听为主,哺乳时看着他说话,让他熟悉你的声音与面容; - 1-3月龄:宝宝开始咿呀学语,对着他笑、模仿他的发音,能激发表达欲; - 3-6月龄:宝宝会发“ha”“kou”等音,多和他说笑、模仿他的动作,还能加入简单指令; - 6-9月龄:宝宝会发“mama”“baba”等音节,叫他名字、玩“躲猫猫”,并描述身边事物; - 9-12月龄:宝宝能将语言和事物关联,可教他认物品、做“欢迎”“再见”的手势,结合场景说词汇。 注意交流时语气要轻柔,宝宝犯困时则避免打扰,让他充分休息。掌握这些方法,就能轻松和婴儿开启温暖的互动啦。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分月龄婴儿聊天场景话术清单?#婴儿护理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爸妈快避雷‼️会造成婴儿心理阴影的20件事 新手爸妈总怕照顾不好宝宝的身体,却容易忽略那些悄悄造成婴儿心理创伤的小事!小婴儿们虽然还无法用语言精-准表达,但是他们能敏锐感受到an全感、情绪和需求~ 其实对于宝宝来说,心理上的 “小伤口” 往往藏在我们以为 “没关系” 的细节里。与其以后去研究婴儿心理阴影如何治-愈,不如提前对婴儿心理阴影成因及预防多做了解:2 岁内是婴儿an全感建立的关键期,这些行为别再做了,附正确做法快码起来~ 这份超全的 “避坑清单”,分为四个方面: 1️⃣ 直接摧毁an全感的 “致命行为”(如:哭声免yi、频繁更换主要照顾者、当着宝宝的面吵架等) 2️⃣ 易被忽视的 “慢性-情绪刺ji”(如:对宝宝大吼大叫、陪宝宝时总玩手机等) 3️⃣ ji具冲击力的“危险情境”(如:宝宝打-针时没有正确安抚、带宝宝去嘈杂的场所等) 4️⃣ 违背宝宝需求的 “强迫与忽视”(如:强迫宝宝吃到空瓶、阻止宝宝吃手、抢走宝宝玩具等) … 每一条都藏在日常育儿的细节里。 养娃不是买多贵的辅食碗、多潮的学步车 宝宝更需要的是你听到哭声时的及时回应 是每天规律又安稳的小日子 是陪-玩时不看手机的专注眼shen 咱们不用逼自己做 “满分爸妈” 毕竟谁都有手忙脚乱的时候 只要多留点心,少做那些可能让宝宝不安的事 你温柔的语气、踏实的陪伴 就是宝宝心里zui稳的 “小港湾” 一起帮宝宝慢慢长成有an全感的小宝贝呀~ #宝宝心理 #安全感培养 #心理阴影 #伤害宝宝的行为 #不可忽视的宝宝危险因素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如果在婴儿时期,照顾者(如父母、保姆等)能敏锐察觉到婴儿的需求,并始终给予积极回应,婴儿就会在这种早期关系中感受到爱与信任,从而形成“安全型依恋”。 拥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会将依恋对象(比如妈妈)视为“安全基地”。这意味着这个地方可靠,能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安心去陌生环境探索。例如第一次去幼儿园,孩子知道妈妈在背后支持,就敢大胆和新同学玩耍。同时,依恋对象也是“避风港”,当孩子遇到挫折、不开心,比如在学校和同学吵架了,就会想找妈妈抱抱,获得安慰后重新振作起来。 具备这种安全型依恋和积极内在模式的人,长大后面对挑战充满信心,能与朋友、伴侣建立安全、互信的关系,觉得自己可爱且值得被信任,也相信别人同样认可自己。反之,若小时候照顾者不够敏锐、关心不足,可能就会产生不同影响。 现实例子 比如小明小时候,妈妈对他关怀备至。小明学走路摔倒,妈妈会温柔鼓励他再试试;小明第一次去公园害怕陌生环境,妈妈便陪着他慢慢探索。如此,小明形成了安全型依恋。长大后,遇到工作难题,他相信自己能解决,也会找朋友商量,因为他觉得自己值得被帮助,且朋友值得信赖。和女朋友相处时,即便有矛盾,也能好好沟通、互相支持,感情十分稳定。 #安全型依恋 #心理成长#童年影响#亲子依恋#积极心理学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