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郭正亮:“同样是外国军舰擅闯南海,中国对日本的的态度不一样! 台湾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说:“我发现同样是外国军舰擅闯南海,中国对日本的的态度和其它国家完全不一样。对其它国家都是喊话驱离,对日本“咣咣”就是两炮,虽然不是直接对着军舰打,是打军舰前方的水面,但那可是实打实的真炮弹。 郭正亮说的这种场景,在南海其实不是孤例。就在上个月,日本 “出云” 级护卫舰带着补给舰闯入南沙群岛邻近海域,刚进入中国主张的管辖范围,解放军海军的 054A 护卫舰就赶了过来。 按照公开的无线电记录,中方先是用英语和日语反复喊话,明确告知这里是中国领海,要求立即离开,但日方军舰没怎么理会,还试图继续向仁爱礁方向移动。 接下来的画面在监控里看得很清楚,中方护卫舰甲板上的主炮直接开火,两发炮弹精准落在日方军舰前方约 50 米的海面,激起的水柱有十几米高,日方军舰当场就停了下来,没几分钟就调转船头撤出了相关海域。 这种用实弹警告的方式,确实比应对其他国家时严厉得多。就拿菲律宾来说,之前其海岸警卫队船只强闯仁爱礁,中方海警船主要是靠喊话、灯光警示和航线拦截,最多就是用水炮喷射,很少动用到实弹威慑。 连美国军舰穿航台湾海峡时,中方也多是派舰机跟监警戒,通过外交渠道提出抗议,鲜少出现实弹警告的情况。难怪郭正亮会感慨,这种应对强度的差异,明眼人一看就能察觉到不一般。 其实这种差异背后,藏着中方在南海应对的深层逻辑。中国南海研究院的分析早就指出,中方的应对从来不是看国家大小,而是看对方行为的性质和风险程度。 日本在南海的动作一直带着明显的 “外部势力介入” 特征,不光自己派军舰巡航,还跟美国、澳大利亚搞联合军演,甚至计划在菲律宾新增军事基地,这跟菲律宾单纯的 “坐滩” 挑衅、越南在双边框架下的博弈完全不同,已经触及了 “引入外部势力加剧地区紧张” 的红线。 更关键的是,日本的行为往往带着双重属性。它本身不是南海声索国,却频频以 “维护航行自由” 为借口插手,这种 “非当事国搅局” 的做法,比当事国的争议更让中方警惕。 去年日本还跟菲律宾签署了《互惠准入协定》,允许双方军队进入彼此领土开展训练,紧接着就派军舰跟着美军一起在南海搞 “航行自由行动”,这种把军事存在常态化的举动,显然比单次的船只越界性质更严重。 从法理层面看,中方的应对也有明确依据。中国海警法里早就规定,对于拒不服从警告的外国船只,可以采取包括使用武器在内的强制措施,而实弹警告正是其中的一种。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1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