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s3天前
文化繁荣就像城市心跳 郑州奇几花生艺术节于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海汇港5Artlab及外广场举办,以“年轻态×专业性×多元化”为定位,涵盖装置艺术、插画展览、文创市集、设计论坛等丰富内容。活动邀请了八位跨领域设计大咖进行主题分享,并设置行业优秀设计师快闪店,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吸引文艺青年、潮流玩家及专业创作者参与。 文化繁荣就像城市的心跳,不仅能让城市有 “温度”,更能让它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这种 “心跳感”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精神共鸣,就像海汇港的艺术节、非遗派对,能让市民在艺术和文化里找到归属感,不再只是 “住在城市里”,而是 “认同这座城”; 其次是发展动能,文化能带动文旅、商业、创意产业联动,比如咖啡嘉年华吸引全国客流,既激活消费,也让郑州多了张 “潮流文化名片”,反过来又能吸引年轻人和人才留下; 最后是独特标识,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专属 “节奏”,郑州的商都文化、现在的年轻文创活动,让它跳出 “只讲交通和商业” 的标签,有了更独特的记忆点。 这些文化活动对郑州的影响呈现“微光成炬”的效应: ·文化层面,将先锋艺术与大众生活紧密结合。例如,海汇美术馆作为国内首个被动式建筑美术馆,已举办近百场艺术展览,包括《由中而生》等大型展览,推动郑州艺术展览水平与城市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同时,奇几花生艺术节等活动为本土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促进河南设计力量的发声与成长,形成“艺术反哺城市”的良性循环。 超赞! ·商业层面,高频次的文化活动显著拉动消费。以非遗国潮派对为例,活动期间海汇港15家餐饮商户推出专属折扣,带动周边消费增长;中原咖啡潮饮嘉年华不仅吸引全国咖啡品牌入驻,更通过“市集+体验”模式,间接提升其他业态的营业额。 ·城市形象层面,海汇港的文化商业融合模式被政府工作报告列为“文旅体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例如,2025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标杆文玩市场、精品潮牌市场、网红集市各1个”,海汇港的奇几花生艺术节等活动正是这一目标的实践。 这种“微光效应”不仅体现在数据层面,更渗透到城市肌理中。例如活动促进本地咖啡馆、书店、品牌工作室的跨界合作,形成持续的城市文化;年轻消费者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转化为城市创新发展动力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7: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