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空谷足音 《七律·西楼雁影》 空空老者(原创) 霜风飒飒惹闲愁, 久对西窗倦倚楼。 素手分茶谈故旧, 青梅煮酒话春秋。 新词一曲情怀在, 怨笛无声泪暗收。 淡月疏星随雁影, 丹心莫负水东流。 《七律•西楼雁影》赏析 《七律·西楼雁影》以秋夜为幕,借雁影抒怀,在严谨的七律形制中构建起一个情景交融的审美世界。全篇气脉贯通,情感跌宕,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首联以“霜风飒飒”破题,一个“惹”字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愁绪巧妙勾连,赋予秋风主动的灵性。“久对西窗倦倚楼”中“久”与“倦”相映成趣,既见时间绵长,又显心境苍凉,为全诗奠定沉郁基调。此联时空交织,主客相融,已见不凡手笔。 颔联笔锋回转,以“素手分茶”“青梅煮酒”的往昔乐事反衬当下孤寂。工稳对仗间,“故旧”与“春秋”既指具体人事,更暗含历史沧桑,使个人记忆获得时空纵深感。这种今昔对比的手法,深化了“闲愁”的内涵。 颈联转回现实,“新词一曲”欲寄情怀,“怨笛无声”却暗收清泪,将复杂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无声”与“暗收”的呼应,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尽显诗人驾驭情感的功力。 尾联“淡月疏星随雁影”以景结情,雁影南飞暗合相思之意;“丹心莫负水东流”则陡然振起,将个人愁思升华为对人生信念的坚守。这一转捩使全诗境界豁然开朗,形成柔中带刚的独特风格。 此诗最可贵处在于情感表达的层次感——从秋意引发的闲愁,到回忆带来的温暖,再到现实的伤感,最终归于精神的坚守,完成了一次圆满的情感升华。在技法上,诗人善用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常见意象焕发新意。全篇语言凝练,对仗工稳,声律和谐,既承七律正脉,又见个人情怀,堪为一首七律佳作。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李清照——诗词浪漫之浣溪沙》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李清照离开家乡,居于汴京,旧时景物已换。 此时的李清照正是好自由和爱玩耍的青春年纪。迎来汴京的第一个春天,却被局限一个小小的院子里,只能去关注更多的景物,来排遣寂寞这个不速之客。 小院疏落,暮色深深。 春意浓,眉挂半点愁。 俏坐于闺房,通过重帘望去,花色浓重,但好像与这一切失去了联系。 寂静天空,安逸流云,索绕的心事,像雾像雨又像风。 一个人百无聊赖,唯抱着瑶琴登上绣楼。这一切皆成为诉说心事的对象。只是愁思又有谁能解开? 景虽美,春心在外,只等摘花人。 云出云归,时光荏苒,晚景随之而逝。 夜来更兼细风吹雨,漠漠轻阴,风雨摧花,欲谢难禁。但等生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此时的李清照少女情思亦绝,愁怀亦真。 春日暖阳,暖透心窝,将心事拖拽于阳光之下。 想象那一副景象,就是绝美的女子沐阳图,足以撩人心弦,盼睹芳颜。 此作虽是一首惜花伤春词,但表达干脆利落,万里层云,倚窗独怜,闲花时节,几处相思。也许正因如此,词作才蒙上一层朦胧的美感。 惊呼?钦佩呼? #唯美诗词 #中华好诗词 #诗词 #燕云产粮团 #鸣潮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5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2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45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5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