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9: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2
00:00 / 04:5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6: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1
00:00 / 1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8: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6: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将三千大千世界都粉碎成微尘,你觉得怎么样?这些微尘的数量,难道不多吗? 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这些微尘众是真实存在的,佛陀就不会说它数量很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佛陀所说的微尘众,本质上并非真实永恒的微尘众,只是假借一个名字,称之为“微尘众”而已。 世尊,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本质上也不是真实永恒的世界,只是假借一个名字,称之为“世界”。 为什么呢?如果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整体性的相状(即“一合相”)。如来说的“一合相”,本质上并非真实永恒的“一合相”,只是假借一个名字,称之为“一合相”。 须菩提,所谓的“一合相”,是无法用言语概念来确切描述的。但是凡夫俗子们,却总是会对这个“相”产生贪恋和执着。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陀宣说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些观念。”须菩提,你觉得怎么样?这个人理解我所说的真实义理吗? (须菩提回答:)“不,世尊,这个人没有理解如来所说的真实义理。” 为什么呢?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并非承认这些观念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假借一个名字,称之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以方便说法。 须菩提,凡是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的人,对于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应该这样去理解、这样去认识、这样去相信和领悟,内心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名相。 须菩提,所说的“法相”(即一切现象的表象),如来说它本质上并非真实永恒的“法相”,只是假借一个名字,称之为“法相”。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充满无量无数世界的七种珍宝来布施。但如果另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起了追求觉悟的菩提心,对于这部经典,哪怕是只受持、读诵其中的四句偈颂等,并为他人讲解演说,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功德,要远远超过那位用无数珍宝布施的人。 那么,应该怎样为他人演说呢?那就是不执着于一切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心念,保持内心如如不动,安住在真理的实相之中。 为什么呢? (应当这样观想:)世间一切由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 都如同梦境、幻术、水泡、影子一般虚幻不实; 又如同朝露和闪电一样,瞬息万变,刹那生灭。 我们应该这样去观察和看待世界。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35: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5
00:00 / 5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1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
00:00 / 1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1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7: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