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向思刚5天前
#重阳·秋光里的暖字笺》 秋霜染透檐角的茱萸,风里便裹着重阳的味道——是菊香缠着桂子,是红叶叠着云影,是岁月将“团圆”二字,轻轻揉进秋的褶皱。 踩着石阶登高,鞋尖沾了半坡枫色。秋已深了,像砚中研开的墨,却被重阳的日头晒得温软。篱边的菊开得泼泼洒洒,瓣尖沾着露,仿佛把整个秋的明媚都揉进蕊里;往来人的襟上,总别着一枝茱萸,那艳红是秋寒里跳脱的暖,像谁把故乡的炊烟,绣在衣襟上。 行囊里仍裹着他乡的风尘,却在这暖软的秋阳里,渐渐松软、融化。想起儿时重阳,祖母总把茱萸别在我领口,指尖的温度裹着草木香:“插了茱萸,风就不欺你啦。”那时不懂,只觉得红果子艳得好看;如今站在异乡的山阶上,才懂得那茱萸是长辈的牵挂——是把“安稳”二字,细细缝进季节的信笺。我们总为碎银几两匆匆赶路,却忘了重阳是岁月轻轻按下的暂停键——让风慢一些,让目光追上远方的烟火,让心跳接住故人的温言。 风过林梢,听见邻人谈笑着分食重阳糕,甜香漫过石阶。原来这节从不是用来惆怅的:它是把“沧桑”酿成“温软”的魔法——你看那霜后的菊,越冷越开得热烈;你看那鬓边的白,越老越藏着暖光。我们总说“岁月风霜染了华年”,可重阳偏要教你:秋是光阴的酿,而重阳是这坛酒里最软的那勺糖——它让奔波的人慢下来,让离散的人望得见,让“团圆”不是执念,是檐下的一盏茶、襟上的一枝萸、眼底的一丛菊。 登高回望,城郭在秋光里铺成淡墨的画。忽然懂了:重阳是秋的落款,也是生活写给我们的短笺——它说“碎银几两是烟火,茱萸一枝是归期”;它说“你赶的路、受的寒,终会被故人的温言,焐成心口的暖”;它说“秋再深,总有菊开在篱边;路再远,总有牵挂系在鬓边”。 夕光裹着菊香漫过肩头,我把一枝茱萸别在包上。这秋,原是有温度的:它藏在重阳的风里,藏在故友的笑里,藏在“纵使他乡千万里,总有暖处待归人”的盼里。 愿这重阳的霜,是温柔的白;愿你襟上有萸香,眼底有故乡,心上有暖。岁岁重阳,岁岁皆安——纵使他乡千万里,总有一处暖,待你归来。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
00:00 / 05: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生命,就是一场庄重的远行,能走到白发染霜,秋风泛黄,就已经是一段旖旎的风景,仰慕的人生。 每一个故事,都有每一个故事的韵脚,每一段生命,都有每一段生命的平仄。人到年老,不念过往,只慕余生缱绻寿康。 九九重阳,登高远望。秋风响绝耳,雁阵别故乡。一年一相送,都在枝叶黄。多少壮行飘满了诗行,多少风铃怀揣美好。 年老了,大多怀旧,秋来了,都想远望。 喝一杯清茶,不念过往冷暖,寻一隅秋菊,品世事沉浮。在时光里记住花开,在流年里享受安暖。 秋到重阳,地久天长,人到年老,家中福宝。眉上风云,笔下断章,一笔一画,都是肩上行囊。一步一慈悲,一字一流年。 青春湿了鞋袜,少年荒了墨发。踏平湖秋月,看浮云如雪。那些念念不忘的从前,落叶秋天。 无论时光走出多远,我们都是红尘过客。在陌上花开,在水岸惦念,那些光阴里的故人,从不曾枝叶都蔫。 时光淡一分,心安,人心近一寸,相暖。从容而来,安闲而去,三分散淡,七分自由,便是人间好光景。 人生,有忙不完的奔波,赶不完的前程。总想停下来歇一歇,听高山流水,读烟霞依月。耳无闲事,即为清,心无贪念,即为静。别一场花开,等一场雪落,我们都是时光里的一只鸿雁。 九九重阳问君安,往后余生共缱绻。秋叶一山随风去,冬雪一窗探红梅。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