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7: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西周时期最大的都城—成周洛邑 #历史#历史古迹 #历史故事 #洛阳同城 #洛阳 成周是西周都城,位于今河南洛阳。 历史沿革 - 武王选址:周武王灭商后,因丰镐偏西,难以控制东方地区,决定在中原建立新都,经考察洛阳盆地的洛水、伊水地区后,认为此地地势平坦,是夏朝建都之地且离天室山不远,遂对成周洛邑进行了初步测量规划。 - 周公营建:周成王五年,太保召公前往洛邑勘察建城基地,周公随后视察并在此举行祭祀仪式,向殷商贵族后裔和各诸侯国首领发布营建命令,当年十二月,都城洛邑初步落成。 都城布局 - 规模宏大: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成周洛邑“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外城郭)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北邙山)”,城内偏南有大型夯土台基,当系周王宫殿与周王室宗庙所在,城北为窑场及骨器、石器作坊。据考证,成周城分为外城(郭城)和内城(宫城),宫城面积约1.56平方公里,郭城约12.45平方公里。 - 规划对称:据《周礼·考工记》,成周王城平面系对称布局的正方形,由纵横道路划为相等的九区,宫殿居中,宫前左置祖庙,右建社稷,体现了“王者居中”“为数崇九”等王权思想和严谨对称的规划原则。 重要地位 - 政治中心:成周是周朝统治者在东方的政治中心,周成王迁都于此,东周时期周敬王等也居于此地。 - 军事重镇:西周时期,成周城驻守由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周八师,共两万人戍守,用以镇慑东方。 - 文化中心:成周是西周礼乐文明的重要承载地,以周公制礼为标志,并最终由儒家发展完善。 考古发现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东周王城遗址,找到夯土城墙的三个城角,保存较好的成周北城墙长两千八百九十米,墙外有城壕遗迹。在瀍河附近发掘了多处西周时期的重要墓葬、铸铜和祭祀遗址等,基本确定了西周成周城的大致位置与文献记载相吻合。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6: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06
历史最早的中国在哪里?洛阳两座塑像告诉真相 历史最早的中国在哪里? 洛阳两座塑像告诉真相 洛阳市西工区周王城广场,原是洛阳市政府驻地。 2002年,广场修建时意外发现周王陵,天子驾六车马坑发现震惊世界,洛阳市紧急修改方案,建设了天子驾六博物馆。 广场上有两座塑像,讲述着最早的中国故事。 南边周公营造洛邑塑像,群雕总高约13米、总重约500吨。 周公大袖飘飘,眉宇间坚毅沉着,目光智慧稳定,正在凝望洛阳大地,思考着建城方案。 在他背后,一名随从手捧地图模型,右侧一女琴童,左侧一助手,后面一位文职谋士,一位佩剑将军。 这组塑像讲述了周武王伐纣后,决心在天下之中建立新都城。武王去世后,弟弟周公辅政,营造洛邑,把象征天下的九鼎放在这里。 北边何尊雕塑,按照何尊青铜器原型10倍比例塑造。 何尊,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1963年出土,收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何尊高38.5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四面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何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记述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新都成周洛邑。 铭文有一句“宅兹中国”,这是“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 中国,铭文中意指天下的中心,就是河洛地区的新都洛阳。#洛阳 #历史 #旅游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29
00:00 / 04: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52
00:00 / 0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6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7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5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