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46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36
何君尧要改香港这些地名?网友吵翻:真不是改名,是正名! 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在立法会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名方案。他建议将皇后大道改为 “Wong Hau's Road”,把维多利亚公园改成“多维利公园”,还主张移走维多利亚女王雕像,代之以林则徐的铜像。这可不是简单的改名,背后有着深刻的动机。何君尧认为,这些带有殖民色彩的地名和雕像,就像香港街头的“毒瘤”,必须彻底清除,才能消除殖民色彩,纠正香港民众的历史观。 其实,何君尧早在2022年就有过类似提议。他当时提出用岳飞、文天祥等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来命名香港的公共场所。这些人物都是中华历史上的英雄,代表着正义、勇敢和爱国精神。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能让香港民众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香港街头有不少殖民符号,像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公园、维多利亚女王雕像等。这些名字背后,藏着香港被殖民的伤痛历史。1837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正是香港沦为殖民地的关键时期。她统治下的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略行为,强行割占了香港。可以说,维多利亚女王就是香港殖民历史的“始作俑者”。 2024年,香港正式通过《2024年成文法(杂项规定)条例草案》,从法律层面上彻底废除了法律条文中的“女皇陛下”等殖民词汇。这是香港在去殖民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街头巷尾的这些殖民地名,就像“文化化石”一样,依然顽固地存在着。它们时刻提醒着香港人那段屈辱的历史,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身份认同。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把维多利亚背后的肮脏面拿出来给人看,让香港真正摆脱殖民阴影。 何君尧的提议一出来,就得到了很多香港市民的支持。在他们看来,那些殖民名字就像是“文化诅咒”,一直笼罩着香港。香港回归都28年了,领土是回来了,但精神上的回归却远远不够。天天逛维多利亚公园,却忘了名字背后是香港被割让的伤痛,这怎么行呢?精神回归可比领土回归重要多了,只有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彻底摆脱殖民影响,香港才能真正融入祖国大家庭。#香港 #地名 #历史 #何君尧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9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59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