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故里,湄洲岛妈祖庙系列之十四:寨下村寨山宫 寨山宫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寨下村,隶属重兴社体系, 相传为湄洲岛上较早创建的妈祖宫之一,大约始建于北宋时期,湄洲岛莲池宫与田厝龙兴宫为寨山宫分灵出来! 现存建筑为1986年迁建,1995年扩建,占地面积370平方米。该宫庙信仰范围涵盖寨下、马西两个自然村:现存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工艺。宫庙坐北朝南,建筑格式为三开间,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迁建过程中,信众精心保留了原有文化符号,如门楣雕刻、神龛设计等,使新宫既保留历史韵味,又符合当代使用需求。 寨山宫的信仰体系以多元神祇共存为特色: 主祀,妈祖 配祀神祇:杨公元帅、田公元帅、张公元 帅,三位元帅在闽台地区被视为护境安民的神灵,其传说与当地历史紧密相连。 兼奉神祇:圣君(可能为地方保护神)、社公社妈(土地神与祖先神的结合)、白手公(民间信仰中的福神),反映了信众对平安、丰收、福运的祈愿。 这种多元供奉模式,体现了闽中地区“神明共居、功能互补”的信仰传统,也强化了宫庙作为社区精神中心的角色。 寨山宫元宵“接妈祖:.“五宫起”联合请香:寨山宫与上兴宫、田厝龙兴宫、莲池宫等宫庙组成“五宫起”,每年赴湄洲妈祖祖庙请香。活动中,信众执行插红旗、挂门彩、摆供品等传统仪式,再现古代朝拜妈祖的庄严场景。 注:湄洲岛11个行政村共14座妈祖庙(妈祖祖庙另行拍摄)已全部拍摄完成。因资料来源与民间传说存在差异,如在各村妈祖庙介绍中出现重要节点疏漏或信息误差,敬请私信指正,本人将及时修订完善! 此次拍摄过程中,承蒙各宫的看宫人、头人、福首、董事会成员以及广大香客的热情支持,许多宫庙特地为我们亮灯,并毫无保留地分享本宫的历史与典故。深切感受到妈祖信仰以及宫中各位保护神在这一方水土中沉甸甸的分量。人们无不为自己宫庙中有关妈祖与其他神明的传说与故事而深感自豪。#妈祖 #湄洲岛 #蓝鲸悦湾民宿 #妈祖文化 #赶海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34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萍子3月前
福建湄洲岛妈祖庙拜谒妈祖,方知妈祖文化影响力之大,传播海内外 。妈祖庙,即“湄洲妈祖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妈祖文化的起源地。 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妈祖庙建筑群以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的主庙道,从山门、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在祖庙山顶,还建有14米高的巨型妈祖石雕像。 湄洲妈祖祖庙建筑群主要由正殿、 寝殿、 圣父母祠等组成, 经历数次重修扩建才有了如今的格局。 2006年5月25日,妈祖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妈祖庙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储备遗产点名单 历史意义 湄洲妈祖祖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妈祖)而建,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被誉为全球3亿妈祖信众的“心灵原乡”。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筑与布局 祖庙依山势而建,分西轴线和南轴线两大建筑群,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主庙道由323级台阶连接山门、仪门至正殿。核心建筑包括:‌ ‌正殿与寝殿‌:供奉宋代妈祖金身,清代雍正御赐“神昭海表”匾额。‌‌ ‌巨型妈祖石雕像‌:高14.35米,面朝台湾海峡,象征两岸文化纽带。‌‌ ‌五行妈祖像‌:包括全球最大的纯金妈祖(3.23米/323公斤)、红木妈祖、砗磲妈祖等,体现多元艺术。‌‌ 文化意义 妈祖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精神信仰,台湾约三分之二人口为妈祖信众。祖庙每年接待超200万朝圣者,其中台湾进香团达500余个(2025年数据) #妈祖 #妈祖文化 #妈祖信俗 #妈祖庙 #妈祖娘娘
00:00 / 1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3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