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家人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三十六计里的第十九计——“釜底抽薪”。这一计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把锅底下燃烧的柴火抽掉,它的深层含义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 给大家举个特别经典的例子,就是官渡之战中的“釜底抽薪”。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当时曹操的兵力和袁绍比起来,那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但曹操很聪明,他得到消息,袁绍把大量的粮草都囤积在了乌巢,而且乌巢的防守还比较薄弱。这时候曹操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亲自带着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趁着夜色去袭击乌巢。到了乌巢之后,曹军迅速把粮仓包围起来,一把大火就把袁绍的一万多车粮草烧得干干净净。这可不得了,袁绍的大军没了粮草供应,军心一下子就乱了。曹操抓住这个机会,发动了全线进攻,袁绍最后只能带着八百亲兵艰难突围,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往日的威风了。 大家想想,曹操没有和袁绍在战场上硬拼兵力,而是直接把袁绍大军的粮草给烧了,这就相当于把问题的根源给解决了,这就是“釜底抽薪”的厉害之处。朋友们,在咱们的生活中,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学学曹操,找到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去解决呢?你们有没有在生活中用过类似“釜底抽薪”的办法解决问题呀?快到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故事 #学习 #提升自己 #三十六计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抓你软肋、毁你名声、断你外援、精神操控,试探你 凡是想要害你之人,在动手之前都会自然或不自然地显露出这四种行为。只要占了其中一条,就表明他/她是个危险人物。要是占了四条,那你可真得小心了,他/她确实是想害你。这并非危言耸听,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没察觉出蛛丝马迹,才让他人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想要少碰壁、少受伤害,就得有警觉意识,但凡遇到其中一种情况,就要及时远离。 第一,四处打听你的隐私,尤其是你过去犯下的过错。-抓你软肋。 一个人若真心想害你,肯定不会凭空捏造谎言,而是会有针对性地攻击你的软肋。他会到处探听你的消息,特别是那些你不愿让他人知晓的秘密。这些都会成为他日后用来捅你的刀子。所以,要是你发觉有人在暗中调查你或者套你话,就得格外警惕了。这种人没安好心。 第二,编造并传播有关你的谣言。-毁你名声。 他们会先用各种手段套你话,然后断章取义或者故意添油加醋,找些吃瓜群众,在背后说你坏话。最后,会引得越来越多的人议论,让你百口莫辩。有句话说得好,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都清楚你有多冤枉。或者有些是私下的聊天内容,他/她却故意在背后大肆添油加醋地宣扬、丑化,企图毁掉你的声誉。所以,一旦发现这种恶意编#正能量#人性#情感#小人精日常 #记录我的生活 #果子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抓你软肋、毁你名声、断你外援、精神操控, 凡是想要害你之人,在动手之前都会自然或不 自然地显露出这四种行为。只要占了其中一 条,就表明他/她是个危险人物。要是占了四 条,那你可真得小心了,他/她确实是想害你。 这并非危言耸听,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没 察觉出蛛丝马迹,才让他人有了可乘之机。所 以,想要少碰壁、少受伤害,就得有警觉意 识,但凡遇到其中一种情况,就要及时远离。 第一 1四处打听你的隐私,尤其是你过去犯下 的过错,抓你软肋。 一个人若真心想害你,肯定不会凭空捏造谎 言,而是会有针对性地攻击你的软助。他会到 处探听你的消息,特别是那些你不愿让他人知 晓的秘密。这些都会成为他日后用来捅你的刀 子。所以,要是你发觉有人在暗中调查你或者 套你话,就得格外警惕了。这种人没安好心。 第二,编造并传播有关你的谣言。-毁你名声。 他们会先用各种手段套你话,然后断章取义或 者故意添油加醋,找些吃瓜群众,在背后说你 坏话。最后,会引得越来越多的人议论,让你 百口莫辩。有句话说得好冤枉你的人比你自 己都清楚你有多冤枉。或者有些是私下的聊天 内容,他/她却故意在背后大肆添油加醋地宣 扬、丑化,企图毁掉你的声誉。所以,一旦发现这种恶意编造你谣言的人,一定要第一时间 正面回应,不可掉以轻心。有些谣言一旦发 酵,就真的难以收场了。 第三,故意拉拢你周围的人来孤立你,这种阴 谋手段在官场社交场上极为常见。-断你外 援。 要是有一个人刻意拉拢你周围的人,千方百计 孤立你,并且有意制造他人与你的对立,这种 人就很坏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先借他人之手给 你制造麻烦,然后再假装雪中送炭,趁机拉拢 你。但你别心存饶幸,他的目的是先利用你, 再毁掉你。 第四,不断打击你,然后给你洗脑。-精神操 控。 有些人,看似是为你好,实则是以“为你好”之 名打击你。天天打击你,你就会觉得自己真的 不行。让你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要在心 理上占据优势,这样做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 你,让你更听他的话,这就是操纵,十足的小 人行径。 所以,一旦发现这种人,最正确的做法就是远 离他,拒绝跟他有任何往来。要是你已经成为 这种人的目标,也千万别示弱,更不要试图和 解。只有你足够强势,不断强大自己,才能让他不敢招惹你。 这四种行为,确实是人际交往中需要警惕的信 号,本质上都是通过 试探、抹黑、孤立、精神控制来达到操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2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为制止坏人正在干的坏事,而采取的必要的反击行为。在法律上,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要构成法律认可的正当防卫,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 “不法侵害”:指违反法律、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仅包括犯罪行为(如杀人、抢劫、强奸),也包括一般的违法行为(如非法入侵住宅、寻衅滋事)。 · “现实”:侵害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想象或推测的。如果侵害不存在,行为人误以为存在而进行“防卫”,则属于“假想防卫”,需要根据主观过错承担相应责任。 2. 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 · 指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正处于实施过程中。 · “事前防卫”(侵害还没开始就先下手为强)和 “事后防卫”(侵害已经停止,再进行报复)都不属于正当防卫,通常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3. 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 · 防卫行为只能对实施侵害的人进行,不能针对无辜的第三方。 4. 必须具有防卫意图 · 即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相互斗殴不构成正当防卫,因为双方都有伤害对方的意图,缺乏防卫目的。 5. 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 这是最复杂也最关键的一点。防卫行为必须与侵害行为的强度、紧迫性、危险性相适应。 · “超过必要限度”:指防卫行为已经明显超过了有效制止侵害所必需的强度。 · “造成重大损害”:通常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或死亡。 · 只有同时满足“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两个条件,才构成防卫过当。 为了鼓励公民勇敢同严重暴力犯罪作斗争,中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了特殊防卫权: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8: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