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5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2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等多种传统习俗,以下是详细介绍 : 1. 登高:金秋九月,天高气爽,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同时也有登高避灾、祈福、“辞青”等寓意。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 佩茱萸:茱萸香味浓,能驱虫去湿、明目醒脑,人们往往采摘其枝叶,或佩戴于臂,或插在发间,或置于随身香囊里,以此祈祷辟邪祛病。 3. 赏菊:重阳节前后,菊花盛开,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观赏菊花成为节日里一项重要内容。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时尚。  4. 饮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吉祥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祛火等功效,古人认为其能祛病延年。古时的菊花酒,讲究头年重阳节时酿制,等到来年重阳节再饮用。  5.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糕”与“高”谐音,有步步登高的意思。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会在上面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6. 放风筝:从唐朝开始,风筝向民间娱乐转型,明清时,重阳节放风筝更为流行,人们认为重阳放风筝可以“放晦气”或“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越好。 7. 祭祖: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古时墓地多在山上,重阳登高也与古人的祭祖活动密不可分,至今,在浙江桐庐、福建莆田及台湾、新加坡等不少地方,人们在农历九月九日仍“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 8. 敬老:因“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各地会组织各种敬老爱老活动,如儿女陪伴老人、义工探访养老院等。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