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7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莎莎6天前
2000年8月的喀喇昆仑,暑气刚过,寒意已浸透骨髓。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副营长王铁山攥着上级文件的手微微发颤,纸上“将康西瓦烈士陵园烈士遗骸迁至叶城县烈士陵园”的字样,在海拔4280米的高原阳光下格外刺眼。 “这是为了让烈士亲属少受些罪。”团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王铁山太清楚康西瓦的艰险——从叶城沿219国道上行400多公里,72道弯如绞索缠绕在昆仑山腰,常年冰雪覆盖的达坂让运输车随时面临滑坠风险。三十多年来,多少烈士亲人捧着泛黄的证明书,在山下望断天涯却终未能成行。 出发前,王铁山特意带上了父亲的旧军帽。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中,父亲就在康西瓦前线指挥部当通信员,亲眼看着战友们在天文点、空喀山口的激战中倒下。“那些娃,牺牲时最大的才22岁。”父亲临终前的叹息,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牵挂。 车队刚驶离三十里营房,麻烦就来了。头车的右后轮突然爆胎,刺耳的声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战士们顶着刺骨寒风换胎时,王铁山发现备胎上竟有一道深深的裂纹。“蹊跷。”老司机老张嘀咕,“这轮胎上周刚检修过。” 勉强前行二十公里,第二辆车的发动机突然熄火,任凭怎么抢修都毫无反应。高原反应让抢修的战士们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王铁山看着海拔表上4269米的数字,心里莫名发沉。从出发到现在不过七十多公里,两辆车接连“罢工”,这在跑惯了新藏线的老兵眼里,简直是闻所未闻。 “先到陵园勘测,明天再想办法。”王铁山咬咬牙,带着小分队徒步向山坡上的陵园走去。远远望去,8.1米高的纪念碑在荒坡上巍然矗立,“保卫祖国边防的烈士永垂不朽”十三个金字,在风雪侵蚀下依旧醒目。107座墓碑整齐排列,像极了待命的士兵,背靠昆仑,面向曾经的战场。 按照计划,需先开启一座墓进行遗骸状况勘察。战士们用特制工具小心撬动墓碑,冻土坚硬如铁,每一下都要耗费全身力气。当棺木显露出来时,王铁山突然叫停:“慢着,动作轻些。” 棺盖被缓缓掀开的瞬间,所有人都僵在原地。没有想象中的腐朽,烈士的遗体保存得极为完好,卡其布军装虽已褪色,领口的领章却依旧可辨,甚至连胸前口袋里露出的半截钢笔,都保持着三十多年前的模样。王铁山俯身细看,发现烈士左胸口袋里还塞着一张折叠的纸片,展开竟是半封家书,“娘,等打完仗我就回家种庄稼”的字迹依稀可见。 “副营长,您看这儿。”一名战士指着烈士的手,那双手紧紧攥着什么。王铁山凑近一看,眼眶瞬间红了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