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oneday2周前
刻舟求剑:别让“标记”困住前行的脚步 战国时期的楚江之上,一艘渡船缓缓前行。一位佩剑的楚国人不慎将剑坠入江中,江水湍急,剑影瞬间消失。同船人皆惊呼惋惜,他却异常镇定,掏出小刀在船舷剑落之处刻下一道深深的印记。众人不解追问,他只笃定回答:“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靠岸,我从标记处下水,定然能找回。” 船行不止,江水不息,待渡船抵达对岸,他果然按标记跃入水中,一番搜寻却只捞起满手江水。剑沉于彼时彼地的江底,船却载着他与那道静止的印记不断前行,用固定的“标记”寻找移动的“剑”,这般固守成规的举动,最终只落得一场空。 千百年后,“刻舟求剑”的故事早已超越寓言本身,成为一面照见生活的镜子。有人在工作中死守十年前的经验,面对新的技术浪潮仍按旧方法行事,如同在疾驰的“时代之船”上刻下旧“标记”,却不知市场与需求早已“随江而去”;有人在人际交往中抱着固有偏见,用过去的印象评判他人的现在,忽略了每个人都在成长变化,恰似对着移动的“人”,执着于过时的“认知标记”。 江水不会为沉剑停留,时光也不会为守旧者驻足。真正的智慧,从不是在变化中刻下静止的“印记”,而是学会随势而变——船动则思变,水行则谋新,唯有打破思维的桎梏,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真正握住属于自己的“剑”。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