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古文观止》打卡Day123|进学解 读《进学解》如观一场辛辣婉转的辩难,字里行间满是韩愈对“进学”真谛的坚守,亦藏着他身处逆境时的自嘲与孤愤。今日细品这篇以“师生对话”成文的奇作,短短千余字里,既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治学箴言,也有“宰相之方”与“人才不遇”的现实叩问,于劝学、辩难、抒怀间,窥见中唐士人对“学业精进”的执着,以及对“识才用才”的深沉期盼。 ✅ 开篇劝学里的进学本质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开篇以师长讲学的场景切入,直接亮出“进学”的核心主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精准点出学业精进的根本:勤奋是精通的基石,懈怠会让学业荒废;品行养成靠深思,盲从会让德行败坏,为“进学”立下千古不移的准则。继而以“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描绘盛世景象,又以“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强调朝廷选贤任能,看似劝诸生珍惜时机、专心向学,实则为后文的辩难埋下伏笔——这份以“师长口吻”立言、以“盛世背景”衬学的笔力,让“劝学”既恳切又暗含深意,为全文“论进学、辩境遇”的主线奠定基调。 ✅ 诸生质疑中的进学困境 文中借诸生之口,道出“进学”与“境遇”的矛盾,字字皆是对现实的叩问:“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先细数先生自身“勤耕学业”的付出——诵读六经、翻阅诸子,昼夜不辍;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点明先生治学的深度——提炼要点、探究精髓,精益求精。可这样“业精行成”之人,却“位不过列庶子,禄不过廪稍”,甚至“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诸生的质疑,将“进学精进”与“仕途困顿”的反差摆上台面,更以“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的反语,暗讽朝廷“识才不明、用才不察”,道破中唐时期“有才者难遇伯乐”的普遍困境。这份以“诸生之问”代己言、以“自身境遇”映时弊的笔法,让“进学困境”的批判既委婉又尖锐,比直抒胸臆更具冲击力。 ✅ 先生辩难里的进学坚守 文末国子先生的辩难,看似自解,实则是对“进学”真谛的再次坚守。他先以“大木为杗,细木为桷”喻“人才各有其用”,指出“圣人用人,各取所长”,暗驳“有才必高位”的刻板认知;再以“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荀卿守正,大论是弘”自比,表明自己“勤治学、立言行”,并非为求仕途,而是为传承圣人之道。即便“
00:00 / 09: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8
00:00 / 05: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