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属(学名:Naja)是眼镜蛇科下的一属,统称眼镜蛇。截至 2023 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atalogue of Life,CoL)收录该属下共有33个种和7个亚种。眼镜蛇的毒性很强,其毒液属混合型毒素,既有神经毒,又有血液毒,毒性极大,每年都有许多人因其咬伤而丧命。不同物种体色花纹差异巨大,但仍存在一些共同生物学特征。它们体型较大,体长多为0.7-2.5米不等,眼镜蛇头部多呈椭圆形,眼中等大小,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用来注入毒液,沟牙中空,无颊鳞。 眼镜蛇属广泛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温、热带和沙漠地区及东南亚岛屿,常栖息于非洲等地的温热带稀树草原、森林、雨林、灌木林等环境。它们是严格的肉食动物,通常只捕食自己猎杀的猎物,如啮齿动物、两栖动物、鸟类、鸟蛋等。其属下部分种类,如森林眼镜蛇的平均寿命约 20年。 截至2023年,眼镜蛇属下有31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2种为濒危(EN)等级,3种为易危(VU)等级;舟山眼镜蛇和孟加拉眼镜蛇(野外种群)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眼镜蛇毒液是药物的潜在来源,如止痛药等,除此之外其还可进行蛋白质研究并研制抗蛇毒血清。在古埃及文化中,眼镜蛇是极为重要的图腾形象;在印度教中,操耍眼镜蛇是庆祝“蛇节”的仪式之一;此外,眼镜蛇也被用于命名一些军事装备。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95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90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53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6
无敌勇2月前
偶遇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巢穴 #过山峰 #小金乡 在神秘的爬行世界里,眼镜王蛇是自带“王者气场”的存在。它并非眼镜蛇属,却比多数眼镜蛇更令人敬畏,是世界上最大的剧毒蛇类之一,成年个体体长可达3-5米,粗壮的身躯在草丛中游走时,宛如移动的“致命风景线”。 不同于普通蛇类的隐蔽,眼镜王蛇性格更为凶猛,领地意识极强。当感到威胁时,它会竖起近1/3的身体,颈部肋骨扩张成扁平的“围领”,露出清晰的黑白环纹,同时发出“嘶嘶”的警告声,那气势仿佛在宣告“此地禁入”。 它的毒液是致命武器,主要成分为神经毒素,一次排毒量足以放倒一头大象。被咬伤后,猎物会迅速出现呼吸麻痹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但有趣的是,眼镜王蛇的食谱相当“专一”——它尤其爱吃其他蛇类,无论是无毒蛇还是毒蛇,都可能成为它的盘中餐,因此也被称为“蛇类煞星”。 繁殖期的眼镜王蛇更显特别。雌蛇会用落叶和枯枝筑成直径约1米的“育儿巢”,将卵产在其中后,会像鸟类一样守护在旁,直到幼蛇即将孵化才离开。这种罕见的育幼行为,为它凶悍的形象增添了一丝温情。 尽管眼镜王蛇令人畏惧,但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控制着其他蛇类的数量。如今,由于栖息地破坏等原因,它的生存也面临挑战。远远观察这份野性的力量,或许才是对它最好的尊重——毕竟,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8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8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