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2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36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残垣映日,不忘山河——圆明园遗址探访记(5) 从颐和园的湖光塔影中走出,大巴片刻便抵达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午阳光刺眼,园内游客疏朗,连风都带着几分肃穆,恰好衬了这份寻访历史的心境。 导游安排了专业讲解员与游览车,车行至湖边停下。一汪碧水间,一只黑天鹅正领着群刚绒毛褪去的小天鹅游弋,时而低头啄食,时而摆尾嬉戏,粼粼波光映着它们的身影,像是这片土地最温柔的迎接。 徒步几分钟,西洋楼遗址区映入眼帘。几队穿着桔红或蓝色研学背心的学生整齐列队,小小的身影静立在遗址旁,仰着稚嫩的脸,专注聆听老师讲述过往。那一刻忽然懂得,历史从不是书本上的冷字,而是用这样方式在年轻一代心中,代代扎根。 走近遗址,所有喧嚣瞬间褪去。曾经支撑“大水法”穹顶的汉白玉石柱,如今断裂斜倚;雕刻着缠枝莲纹的石构件,花纹在战火与风雨中模糊;零散石梁半掩杂草,无声诉说着劫难。 讲解员的声音将我们拉回1860年深秋:这座始建于康熙、历经六帝、总面积3.5平方公里的“万园之园”,曾融中式“九州清晏”的婉约与西洋楼的辉煌,藏尽天下奇珍。可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英法联军闯入,先大肆抢掠,后纵火烧园。烈火燃了三天三夜,浓烟蔽日,园林沦为焦土。咸丰帝出逃热河,《北京条约》签订,国耻深深烙印在华夏土地。 我们抚过冰冷石壁,指尖触到粗糙裂痕,似能感受到当年烈火灼烫。阳光洒在断柱上,光影间,亭台楼阁的虚影一闪而逝。讲解员轻声说:“留此遗址,非为记恨,只为铭记:落后就要挨打。” 随后至展示厅,全息影像铺开昔日盛景:亭台错落,画舫悠然,花木扶疏。影像里的繁华与眼前废墟对比强烈,心口发沉,更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分量。 离开时已近下午二点半,,腹中早已饥肠辘辘,但心中沉重却未减。大巴驶向饭店,窗外阳光明媚,可蓝天下的残垣始终清晰——它们是沉默的见证者,既诉说过去,更警醒我们:唯有自强,方能守护山河;唯有铭记,方能开创未来。2025年10月17日下午@济民有感于北京圆明园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2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