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法官必问14个问题及回答的万能话术,非常简单实用。 一、当法官让原告说一下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如诉求不变,可回答:同起诉状;如诉求变更,可回答:当庭变更诉讼请求为什么内容。 二、当法官让被告答辩。如原告未变更诉求,可回答:原告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依法驳回。如原告新增了其他诉讼请求、或者增加了金额,可回答:要求新的答辩期。 三、当对方证据系复印件、打印件等,可回答: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对方应提供证据原件。 四、当对方提交了你没有见过的证据。可回答:因真实性无法核实,暂不予质证,庭后提交书面意见。 五、当对方出具了单方委托的司法鉴定等。可回答:鉴定意见系对方单方委托鉴定,程序违法,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均不予认可。 六、当对方提供了与其有关系的证人证言。若证人出庭,可回答:对方和证人具有利害关系,相关证人证言证明效力弱,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若证人未出庭,可回答:因证人未到庭,证人证言的真实性不予认可。 七、当对方证据真实,但如果不符合规则。可回答:该证据明显违背生活经验、一般常理、双方交易习惯,不应被采信。 八、当对方提交了相似裁判案例,可回答:该案例不是本案的证据,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 九、当对方的证据有利于自己。可回答:对方所举证据,反而能证明我方的观点。 十、当法官总结了争议焦点时,如没有问题,可回答:无异议,如有问题,可回答:第几点争议焦点应更改为什么内容或者争议焦点还应当加一条为什么内容。 十一、当争议或事实无明确证据、法律依据。可回答:法律未规定举证方,请求法院从公平角度,结合各方举证能力及证据取得难易程度,确定由对方负责举证义务。 十二、当自己的观点不太能把握,回答时:可以使用退一步来说;即使;假设等言语。 十三、在法庭辩论阶段,如无新的观点,可回答:同庭审意见,如有新意见,可进行补充。 十四、在最后陈述阶段,作为原告可回答:依法支持原告的诉求,或者依法判决,作为被告可回答:依法驳回原告的全部诉求#律师教你打官司 #成都律师 #青羊区律师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96
与大家分享12个庭审说话技巧,就连律师都在用。 1. 准备:深入理解每一份证据的关联性与证明力,预判对方可能提出的质疑并准备好回应。真正的准备,是让你在高压下依然能从容不迫的基石。 2. 简洁:法官时间有限。练习用三句话讲清一个复杂问题,用最少的词汇传递最核心的信息,避免因冗长细节而模糊了主旨。 3. 目标:在开口前一秒,明确你此次发言的唯一目标:是澄清一个误解?还是强调一个关键事实?目标明确的发言,才能有效推动庭审走向。 4. 冷静:压力下的失言会葬送全局。通过深呼吸和心理预演,训练自己在被干扰或挑衅时,仍能保持语调平稳、思维清晰。 5. 证据:出示证据时,不仅要陈述“这是什么”,更要清晰地构建逻辑链:“它从何而来(可信度)—它记录了什-么(内容)— 它证明了哪项主张(与案件的关联)”。 6. 故事:通过“背景-冲突-解决”的叙事结构,将碎片化证据串联成一个可信、可理解的整体,引导法官进入你的逻辑语境。 7. 节奏:在关键论点和法律要件上,放慢语速,加重语气,甚至稍作停顿,用声音为法官划出重点,引导其关注和思考。 8. 礼貌:对法庭程序的绝对尊重,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说服。它塑造了一个理性、可信的形象,与争吵式的对方形成鲜明对比。 9. 聚焦:庭审不是面面俱到。准确识别案件的1-2个核心法律争议点,将你90%的火力倾注于此,避免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消耗耐心。 10. 共情:你的话是说法官听的。尝试提前回答:“法官想知道什么?”用他关心的案件事实和法律构成要件来组织你的语言,让他听得更省力。 11. 倾听:全神贯注地倾听,不仅是对法庭的尊重,更是为了捕捉对方陈述中的逻辑漏洞、事实错误,以及法官提问中透露出的关切与疑虑。 12. 练习: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的跨越。对着镜子或与同伴进行模拟对抗,预演你的陈述和反驳。熟练度决定了你在真实压力场景下的应变能力与发挥水平#律师教你打官司 #成都律师 #青羊区律师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3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85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