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第7集生命自我构建中如何理解家庭教育,我不是“成功妈妈”,只是试着懂我的孩子 其实从来不敢说自己懂什么亲子教育,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里的那些小纠结、小抵触,背后藏着的都是专属他的处境和心思,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我更愿意做的,是陪着孩子慢慢走,用朋友的身份靠近他,而不是站在家长的高度说教。 我家孩子半个月才能碰一次手机,对他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恩赐。所以到了晚上9点10点,他会主动把手机送回来,然后拿起我给买的书读,这一点我一直很欣慰。但孩子也有忍不住的时候,比如学习压力大时我会偶尔放纵,可一旦发现他有点上瘾,就会悄悄往回收一收。 前阵子他在学校总犯困睡觉,我没有一味指责,而是跟他约定:如果上课再睡,就暂时不能玩手机,改成周末一起去爬山、跑山,多晒晒太阳、感受大自然。毕竟现在的孩子太容易困在手机里,以前常带他出去,现在得慢慢捡回来。 我找到的小窍门,是和他培养共同爱好。我学了摄影,就总拉着他出去拍美照,看着照片里的自己越来越好看,他也愿意跟着我出门了。后来他还主动说:“妈妈,下次漫展你陪我去拍照吧”,那一刻我知道,我们真正走进了彼此的生活圈子。 当然,相处也不都是顺顺利利的。遇到原则性问题,我会严肃直接地指出来,我们会像哲学思辨一样辩论,他总说“你得说服我”,而我从来不想强迫他接受我的答案。我会告诉他:“妈妈说的只是我这个年纪、这个角度看到的道理,感悟得靠你自己慢慢体会”。他也会坦诚:“我现在理解不了你的维度,可能以后就懂了”,这时我会告诉他:“没关系,妈妈等你慢慢成长”。 其实亲子之间,哪需要什么“权威方法”?多一点关怀,少一点说教;多一些倾听,少一些评判;试着找到和孩子同频的那个点,用他能接受的方式靠近。我不算成功的妈妈,但我一直在努力做个懂孩子的妈妈,陪着他在成长的路上,慢慢探索、慢慢长大。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心理哲学 #情感心理 #原创作品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昨天的视频引发了很多争议,就像婆婆说的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说没有对错,我理解李毅“学区房”并不是逼孩子学习,而是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他是对的。而我的想法是学习是注定的,可以多培养特长,给她足够的爱让她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那我也是对的。你们大家说的其他想法也都是对的。我真的发自内心觉着爱真的重要,因为我是村里的,考上高中后我真的没太在意我的穿着和伙食,而是羡慕同学每周都有来学校送饭的爸妈,同时我也理解爸妈那个时代,爸妈有我也算是老来得子,吃饱穿暖还能供我们上学就很好了,但是真的小孩子之间真的会对比会自卑,后来在县城上班,又是看到同事每天带着各种各种的饭菜而羡慕。所以我有些怕嘟嘟去了那边会有这种落差感,外面的人都是想象不到的优秀啊。我也觉着脱离这边的生活环境压力很大,一说到压力大,我看评论区就有说我哭穷,真不是,我虽然不是那种高调的人,但也不是哭穷的人,我认为赚了钱就是花的,人生才活几天,年轻人能动就多动,目的不就是让父母孩子生活的好一点。但是能买得起房跟换一个陌生环境压力大不大不是一个事,怕孩子攀比自卑,怕孩子跟不上直接不学了摆烂,怕摆烂被老师频繁叫家长我们心态顶不住,再就是怕生活节奏快出行不方便,还有就是公婆也有父母,我也有父母在这边,我们照顾不方便,父母也担心我们。这是压力大的来源,生为父母想的是多给孩子一些资源,又怕她太累,想让她快乐长大,又怕她余生太累。总而言之一句话,我觉着我的能力还不够…#日常vlog #婆媳#人类幼崽#家庭氛围#记录真实生活
00:00 / 1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2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