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2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1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
       二十多年前,我在深圳打工,当时我们厂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孩。男孩的叔叔在这个工厂做厨师,那个 男孩一直跟在他叔叔身边打打下手。        那个男孩叫阿兵,工人们刚开始都叫他“傻兵”。那是一个非常善良淳朴阳光的帅小伙儿,后来才知道那个“傻兵”虽然二十多岁了,但是他的智商言行举止却永远像一个八岁的孩子一样,天真无邪,他永远相信任何人相信任何事,以至于经常受到工友们的嘲讽,甚至戏弄、利用。当然一开始他也会生气,也会愤怒,但是很快他就会忘记这一切,第二天他仍然一如既往的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 慢慢的周围的人不再嘲笑,不再利用他,甚至开始慢慢的接受他,接受他的单纯,接受他的“无知”。工厂的男女老少,见到他都会亲切的叫他“阿兵”,一些新来的工人想要欺负他,周围的那些人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维护他,帮助他。那些曾经一直想要改变他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被他改变,大家都变得真诚善良,不再说谎不再 欺骗。       阿兵的父母,一开始是很不放心他独自在外打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 年,以至多年以后,我离开那个工厂时,阿兵不仅没有被别人欺负,还在这个工厂一直做得很好。#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成熟,在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放弃简单、纯真,甚至放弃善良,而逐渐变得聪明乖巧圆滑世故。人们学会了利用,学会了借势。没有了童年时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人们变得像政客一样相互提防,相护利用,美其名曰各自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随着年龄的增大,回过头来,我们发现我们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我们不仅要问我们到底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2025年,注定是近20年来就业压力最严峻的一年。1000多万高校毕业生、100多万硕博人才、数百万中专技校学子扎堆涌入职场,再叠加年内大厂与中小企业累计数百万的裁员规模,千万人正徘徊在就业路口,这还未计入灵活用工群体的隐性竞争。 回望历史,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仅两年时间岗位数量就锐减60%。彼时百万大学生同期毕业求职,或许有人会想:辞退老员工,给新人腾位置不就行了?但日本当时推行的终身雇佣制与年工序列制,让老员工几乎不会被裁,新人自然难寻入口。最终日本做出了艰难抉择——保老员工,牺牲新一代大学生。这代人的职业噩梦直到2003年才稍有缓解,可他们早已错失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沦为“被遗忘的一代”。从见证经济奇迹到亲历长期衰退,这十年里他们成了收入最低、结婚率最低的群体。 近几年的中国职场也呈现出特殊景象:廉价农民工的时代刚落幕,廉价大学生的浪潮已涌来。如今月薪3000元难觅农民工,却能招揽一众大学生;更令人唏嘘的是,这群大学生,正是当年那群农民工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父母耗尽半生心血供出的大学生,毕业後的境遇竟可能不及当年的自己。学历,成了我们下不来的高台,也成了脱不掉的长衫。一个家庭耗费20年光阴与精力,勉强让后代穿上了这件“长衫”,如今却要他们亲手脱下。 正如孔乙己所言:“如果我没读过书,或许我可以找别的活干,但是偏偏我又读过书。”这段时间,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探讨这个话题,有人郑重其事,有人悲观无望,也有人一笑置之。 分享几点个人看法:什么阶段就该做什么事,既然选择了,便要拼尽全力做到最好。学生时代,仍要传递积极向上的信念,灌输“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勤奋精神——当然,家境优渥、父母能为孩子铺路托举的情况除外。步入职场后,就要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是你离不开这份工作,而是这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收留了正在谋生的你。 有能力的人在哪都能发光,从来没有“学历无用”的真理。我见过太多高学历者凭借文凭实现阶层跨越,只要抓住机会,学历与能力就能成为托举自己的阶梯。当然,核心是“有能力”:能力+财富/学历/人脉,任意一项叠加都是“王炸”,两项兼具更是“王中王”。所以学生时代务必珍惜时光,好好读书,不负青春不负韶华。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多是自身能力不足却极度自负之辈——没有哪家公司愿意录用只持学历证书、却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但几乎所有公司都愿意破格聘用能力出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5
3天前
2025年,注定是近20年来就业压力最严峻 的一年。1000多万高校毕业生、100多万硕博人才、数百万中专技校学子扎堆涌入职场,再叠加年内大厂与中小企业累计数百万的裁员规模,千万人正徘徊在就业路口,这还未计入灵活用工群体的隐性竞争。回望历史,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仅两年时间岗位数量就锐减60%。彼时百万大学生同期毕业求职,或许有人会想:辞退老员工,给新人腾位置不就行了?但日本当时推行的终身雇佣制与年工序列制,让老员工几乎不会被裁,新人自然难寻入口。最终日本做出了艰难抉择﹣﹣保老员工,牺牲新一代大学生。这代人的职业噩梦直到2003年才稍有缓解,可他们早已错失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沦为"被遗忘的一代"。从见证经济奇迹到亲历长期衰退,这十年里他们成了收入最低、结婚率最低的群体。 近几年的中国职场也呈现出特殊景象:廉价农民工的时代刚落幕,廉价大学生的浪潮已涌来。如今月薪3000元难觅农民工,却能招揽一众大学生;更令人唏嘘的是,这群大学生,正是当年那群农民工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父母耗尽半生心血供出的大学生,毕业後的境遇竟可能不及当年的自己。学历,成了我们下不来的高台,也成了脱不掉的长衫。一个家庭耗费20年光阴与精力,勉强让后代穿上了这件"长衫",如今却要他们亲手脱下。 正如孔乙己所言:"如果我没读过书,或许我可以找别的活干,但是偏偏我又读过书。"这段时间,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探讨这个话题,有人郑重其事,有人悲观无望,也有人一笑置之。 分享几点个人看法:什么阶段就该做什么事,既然选择了,便要拼尽全力做到最好。 学生时代,仍要传递积极向上的信念,灌输"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勤奋精神﹣﹣当然,家境优渥、父母能为孩子铺路托举的情况除外。步入职场后,就要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是你离不开这份工作,而是这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收留了正在谋生的你。 有能力的人在哪都能发光,从来没有"学历 无用"的真理。我见过太多高学历者凭借文 凭实现阶层跨越,只要抓住机会,学历与能力就能成为托举自己的阶梯。当然,核心是"有能力":能力+财富/学历/人脉,任意一项叠加都是"王炸",两项兼具更是"王中王"。所以学生时代务必珍惜时光,好好读书,不负青春不负韶华。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多是自身能力不足却极度自负之辈﹣﹣没有哪家公司愿意录用只持学历证书、却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