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强大了和普通人的幸福有关系吗? 我坚信,国家的强盛与民众的幸福感紧密相连,这一联系深深植根于社会制度之中。在不同的社会架构下,即便国家强盛,普通人的幸福感体验也会呈现出差异性。 在过去的近二百年里,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普遍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然而,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的少数资本家集团。为了维持霸权,美国需要保持其强大,维持世界级的军队规模,这也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因此,尽管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并非理想。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治理的最高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公有制还是市场经济下的私有制,经济活动和发展的目标都是实现共同富裕。尽管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或许尚未达到制高点,但在公共服务的享受上,我们无疑拥有了超越资本主义国家的显著优势。 近期,小红书平台上的对比内容揭示了美国社会与普通民众生活状态之间的差异。这种对比,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普通民众相较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民众所享有的不同福祉。相比之下,显然我们的普通民众生活,和社会公共服务保障更好。 随着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正在持续不断地改善。 在国家强大之前,那些曾经强大的国家在经济上对我们进行制裁和打压,导致我们的经济停滞,给社会运转带来压力。最近网络上出现的民众抱怨言论,就反映了这一点。 而国家强大后,社会将更加稳定,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将确保军事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军事力量将具有压倒性的存在。 我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会,也不敢对我们国家说三道四,更不会随意制裁我们的经济。我们的贸易通道,在军事力量的压倒性保护,以及高效的军事投送能力的双重保障下,将变得畅通无阻。世界上所有国家将毫无顾虑地与我们互通有无。这将为我国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强大的国家科技和经济对外输出,将带动世界第三世界国家走向富裕,同时也为我们输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使国家更加富有,普通百姓也将因此受益。 资本天生的避险属性,决定了在稳定繁荣的国际环境中,世界资本将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经济、科技、军事将突飞猛进。就业问题、收入问题、安全问题——所有曾经困扰我们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将大幅度提升。这就是普通人的受益。 如果还有人不能理解,那么我们2024年底先进军事装备的大曝光,以及世界各国和组织对我们态度的转变,就是最好的证明。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看新闻 #看新闻知天下 #财经新闻 当婚姻和生育从人生选择变成“财务决策”,账本上的数字早已写下答案。财经数据揭示的,是普通人在生活重压下的理性退缩。 结婚先过“经济关”,门槛高到望而却步。民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结婚登记对数创下47年来新低,2025年一季度同比再降8.1%。这背后是“有房才能结婚”的社会共识——73%的女性认为住房是婚姻前提,而一线城市购房平均需攒钱12-15年,深圳房价收入比更是高达54,居全球第一。适婚人口里,30-34岁男性未婚比例达26.8%,经济压力成为匹配婚姻的最大障碍。对年轻人而言,连首付都要耗尽两代人积蓄,婚姻自然从“向往”变成“观望”。 生育是本“赔本账”,成本高过预期收益。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测算,中国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平均成本近50万,大城市更是翻倍至百万。这笔钱要对抗的不仅是日常开支,还有房价带来的“挤出效应”——一线城市房贷月供占收入50%以上,一套房首付相当于养育2-3个孩子的总费用,迫使家庭在“买房”和“养孩”间二选一。更现实的是,生育补贴杯水车薪,每月500元的三孩补贴仅能覆盖5%的育儿成本,远不及北欧国家GDP 3%的福利投入力度。 未来是本“不确定账”,不敢赌也赌不起。90后、00后面临更激烈的就业竞争,让婚育决策愈发谨慎。国家卫健委指出,这代人受教育年限更长,婚育推迟现象突出,直接增加了终身不婚可能性。从财经视角看,这种谨慎源于“风险规避”:房贷利率波动、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2023年14省养老金入不敷出)、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学区房溢价达30%-50%),多重压力下,“自己都活不好,如何养孩子”成了普遍心态。当生活的“安全垫”不足,结婚生子自然从“人生必选项”变成“可选项”。 不是年轻人不愿承担责任,而是账本里的每一笔都在提醒:在高房价、高成本与不确定的未来面前,“不婚不育”成了最理性的财务选择。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5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2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1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