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6
00:00 / 1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1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6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7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59
00:00 / 05: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2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3
“贫民窟公主”缔造师#清墨远方🍃🍂🍁 “一等座”视频还在发酵。那位母亲坚定地告诉女儿:“你值得一等座,你配得上。商务座你也配得上,只是爸爸妈妈目前的能力配不上,但这不是你的问题,是爸爸妈妈的问题。”这话像一粒投入静水的石子,舆论漾开一圈圈涟漪。 “如果你去买水果,你想吃的是车厘子,但是你发现一斤车厘子的价钱可以买一箱苹果,结果你就傻乎乎地扛着一箱苹果回家了。你喜欢吃车厘子,你就买车厘子,咱买不起一斤,咱就买半斤。而不是你觉得我就只配吃便宜苹果。你值得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前提是你也在努力。”这番话听起来好有道理,但是又感觉哪里不对劲。 孩子多年后发现:现实里许多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跨越的鸿沟。她怎样拼搏,也无法摆脱“贫民窟”的境遇,而“贫民窟公主”已养成。 “配得感”这个词在当下的育儿经里飘香,像刚出炉的面包诱人,影响着年轻人的三观。 许多年轻姑娘,开口星巴克,闭口名牌包,攒三个月工资买一件奢侈品,找工作眼高手低,找伴侣高不成低不就,渴望白马王子,宣称“不将就”。哭诉:“我不过是想过配得上我的生活。”如果有人告诉她,我们喝不起星巴克,但白开水也一样解渴;我们买不起奢侈品,但干净整洁的衣裳同样体面…她会不会活得更从容些… 越来越多“没有公主命,却一身公主病”的孩子,忘记了现实不是偶像剧,上演的不都是公主王子的故事;自己身在原野宽阔的土地上,城堡里的公主不是她。 “你配得上一切最好的”,太多影视作品传递信息,太多妈妈打着爱的旗号灌输,让孩子误认为自己就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却忘了教他们辨认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好。那个“一等座”里的小女孩,长大后会不会因为求而不得的痛苦,反过来怨恨父母曾经许下的空头支票? 太多“贫民窟公主”缔造师,调制毒鸡汤;太多被洗脑的妈妈,误解了“女孩子要富养”的真正含义。 “门当户对”从不是封建思想,而是赤裸裸的现实,“配得感”的前提是两相比较,量力而行。 配得上与否,不单靠意念和努力,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后的考量。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真正的配得感,不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妄想,而是在努力后的坦然。 好的教育,不是告诉孩子她配得上什么,而是让她明白:无论坐一等座还是三等座,你都是你;无论吃车厘子还是苹果,都不折损你的价值。 原野上盛开的花朵,温室里名贵的花草,花期不论长短,都会抵达同一个大地。而我们终将懂得,配得上的人生,不是在比较中胜出,而是在拼搏后的从容与接纳。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