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门 #祭奠英烈 本期视频,为大家讲述的是从常德走出的唯一开国少将——潘振武。他从北伐战场到长征路上,从抗日烽火到外交舞台,用60年革命生涯书写了一段“多才将军”的传奇人生。 潘振武(1908年4月26日~1988年9月22日),原名潘爱卿,出生于湖南常德鼎城区尧天坪镇万寿山村2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常德鼎城唯一开国将军,中共七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早年投身革命,1923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26年回乡任农民协会委员长,次年参与常德文甲起义并任总指挥,打响当地农民起义第一枪。1930年率部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运输大队大队长、红一军团直属队俱乐部主任等职,参与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与长征,长征中率收容队护送伤病员走出草地。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敌工部部长,参加平型关战斗,兼任阳曲、峄县县长,后任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开展统战与根据地建设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察热辽军区敌工部部长、四野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保障辽沈、平津等战役后勤供应。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广州军区后勤部政委,1959年任驻苏联大使馆武官,后任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外事局局长。1969年起任武汉军区副政委、湖北省委书记,1975年任武汉军区顾问,1983年离休。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等三枚一级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潘振武将军的一生是革命与战斗的一生,兼具军事指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与外交事务等多重能力,被誉为“多才将军”。他从北伐战士到开国少将,历经土地革命、抗战、解放战争全程,在长征中率剧社宣传鼓动,过草地时守护伤病员,展现出坚定意志与责任担当。 他善于团结群众、开展统战,抗战时期说服东北军达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协议,解放战争中全力保障后勤,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外交岗位上彰显大国风范,地方任职时践行为民宗旨,始终保持清廉作风与革命本色。 鼎城政协评价其“60年屡建奇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河中璀璨明星”,夫人冯光晋赞其“清白家风人称颂”。将军故居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忠诚奉献、多才多能的精神至今激励后人。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3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43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15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