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53
#蒋勋先生细解无意于佳乃佳的核心要义 #无意于佳,是说创作时精神放松,心理处于弥散状态,自由挥毫,不去冥思苦想,搜肠刮肚,乃佳·即在不经意间忽然有所发现,有所想象。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是他在黄州潦倒困顿的生活真实而形象的写照。 无意于法则而自合于法则”指行为未经刻意遵从规范却能达到与之完全契合的境界,常见于哲学与教育领域。其核心是对规律的自然内化与自发实践。 苏轼以其横溢奇纵的才气和意造无法的方刚笔仗写下了这篇诗卷墨迹,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窘迫境遇和“苦雨”的沉郁苦闷的心境。这篇诗卷,笔迹由匀净流利、精严雅致,到心手双畅,渐渐趋于随意笔触的起伏增大,显露出跌宕气势,突然锋实墨重,笔改沉厚凝重,字形或欹侧或端庄,字势或开张或紧束。 《黄州寒食诗帖》虽是“无意于佳”之作,但从字的用笔上看亦是遵循着唐楷的足迹,并不是像郑板桥的“六分书”那样完全抛弃了古人的规矩。每个字却不是等大的,各呈姿态,尽情能事。如“灶”字之大,“也”字之小,“破”字之斜,“衔”字之疏,“云”字之扁,“纸”字之长,“势”字之开,“那”字之合。“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题孙莘老墨妙亭诗》两首五古,同为十二句,第一首只占空间的三分之一,第二首占去三分之二,书法之妙。字形虽趋于扁平,但字势却是中正的,每一笔的伸展都不会影响整个字的重心。贵能笔随意发,情随意转,于此可见一斑。 #文化搬运宫推出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