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我一个人去看了《陪你到清晨》,我是哭着走出影院的。第一部走进影院的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的纪录片,我去看是因为我家有个ADHD的孩子,而纪录片聚焦的是一个同样ADHD的高中男孩,我在男孩说出那句“如果我有妈妈…”时潸然泪下。这部纪录片并没有聚焦在ADHD的治疗方案和用药细节上,而是温柔又坚定地瞄准了这个男孩的内心。从小妈妈离开了他,爸爸重组家庭,他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他哭着说如果有妈妈,是不是小时候就有人教他。作为一个母亲,我敏感地感受到这个孩子对“爱”的渴望,这份爱,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是有人耐心教他为人处世,是有人在他犯错时不指责、只陪伴,是有人告诉他“你不用独自扛着,有我在”。从小到大,他有太多的“不知道怎么办”,这些迷茫一点点堆积成了他现在需要“治疗”的样子。一个心里空落落、没被爱填满的A娃,哪来足够的能量去面对复杂的人际社交,去扛住沉重的学习压力?走出影院,心里翻涌着万千情绪。这部纪录片没有刻意煽情,却用最真实的力量告诉我们:对A娃来说,治疗只是辅助,爱才是底色。如果能早点给他们足够的陪伴和理解,帮他们驱散心里的阴霾,也许很多“障碍”,根本不会成为困住他们的枷锁。愿每个缺爱的A娃,都能遇到愿意蹲下来倾听、坚定地站在他身边的人,愿他们都能在爱里积攒能量,勇敢对抗世间风雨,等到属于自己的那束清晨暖阳。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时光观影团 #电影陪你到清晨 真心推荐所有青少年的父母去看的一部纪录片,也建议学校组织老师包场观看。 导演笑着调侃#陪你到清晨 这个片名可能看着有点像爱情片,但实际上是一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纪录电影。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疾病离普通人一点都不遥远,17.5%的患病率完全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同时更要正视精神疾病也是需要医学治疗的疾病,而不能简单归纳为脾气不好、性格冲动、经常emo等而予以忽视,更不能因为不想承认“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而延误治疗,最终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作为记录片,这部电影既温柔又真实。 片中以ADHD的高二男生闭国锦为主要拍摄对象,记录了他从学校筛查、到北京住院治疗到回归学校的过程。既通过其所住医院其他病友的发作呈现出极具冲击性的心理疾病行为症状的,也通过闭国锦不断抖腿且东张西望到经过一个月治疗后可以在课上专注学习的变化展现了专业治疗、社会关怀、自我救赎和家庭陪伴共同作用的效果——精神疾病并非不可治疗,但也真的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 另外让我比较有感触的是,闭国锦自身坚定而勇敢的自救,以及其父亲的逐步改变和两人之间关系的改善。治疗这件事,既需要孩子自己的意志,也更加需要家庭的支持陪伴、关怀和共同成长。 同时片中通过闭国锦的经历,也在提醒着父母,青少年在原生家庭中缺乏关爱,无处诉说的思绪、不被重视的自我认知、感觉到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学习课业的压力等,本身就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很多家长以为优渥的衣食住行条件和教育资源就足够了,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及精神健康,请去看这部纪录片,然后从现在起予以重视吧! #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问题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