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绘画不是工具,像?不是目的!高级的画面都在做减法, 细节越多表现力越弱! 刘明亮教授意象油画《菊花》绘画过程 超越叙事性呈现 刘教授否定了"画面仅传递信息"的浅层功能,强调艺术应突破物象再现的局限。当观众仅能识别"这是菊花"时,作品已沦为植物图谱。 情感共鸣的场域构建 通过弱化细节打造"整体气氛",实则是在营造情感磁场。碎片化的笔触如同杂音,而统一的气韵则形成能引发观者通感的能量场。 减法美学的实践 看似破坏细节的改动,实则是"视觉降噪"的过程。这类似于中国画论中的"计白当黑",通过删减冗余元素,使核心意象获得呼吸空间。 笔触语言的革新 对"用笔太碎"的批判,暗合现代艺术从具象走向表现的转型。梵高笔触的癫狂、八大山人的简括,本质上都是通过笔触重组实现情感强化。 艺术功能的重新定位 从记录到体验的转变 改后的作品不再承担记录客观世界的义务,转而成为情感体验的触发装置。正如马蒂斯所说:"精确描绘不等于真实"。 生活美学的渗透 "适合挂在家里"的评判标准,揭示了艺术创作与生活空间的对话关系。整体性的画面构成更易形成视觉焦点,符合现代空间美学的需求。 这种创作观折射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转向:从技术炫耀转向情感传达,从物象描摹转向意境营造。当细节的堆砌让位于气韵的流动,艺术便完成了从视网膜刺激到心灵震颤的升华。这或许正是中国传统写意精神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性延续。 你是喜欢修改前的还是修改后的? #绘画 #画画 #油画 #艺术 #收藏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4
00:00 / 06: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0
吴冠中为何敢烧千幅画?他眼中的“美”藏着怎样的执念? 米叔用三种方式来绘画,之前好多的粉丝说想学画画但是感觉钢笔画太难了 ,今天米叔就用三种方式来绘画一幅画 希望在不同的阶段的朋友都可以尝试画一下 希望有所收获,感谢大家不变的支持和关注。可以一起画起来开心。吴冠中:熔铸中西的艺术行者,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 ,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开创性的艺术家,以毕生之力架起东西方美学桥梁,被誉为“融中西艺术巨匠”。他1919年8月29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的农村家庭,故乡鱼米之乡的河道、桑园与竹林,成为其日后创作中乡土情怀的源头。他的艺术人生始终围绕“传统与创新”“本土与世界”的命题展开,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17岁时,本就读工业学校的吴冠中因偶然接触美术,不顾父亲“艺术等于贫穷”的阻拦,毅然转入杭州艺专,师从林风眠、潘天寿等老师,埋下中西结合的艺术种子。 1946年赴法深造后,他在1950年面临关键抉择——即便巴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他仍以“麦子应种在故乡土壤”的信念回国,直言“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而在祖国心底”。 因时代环境局限,他放弃易触敏锐问题的人物画,专注风景画创作,以写实手法为盾,在平凡景致中探索艺术本真,甚至在“文鸽”时期以粪筐为画架坚持写生,被戏称为“粪筐画家”。#吴冠中 #绘画教程 #米叔叔教画画 #艺术巨匠吴冠中 #在拍一种很新的vlog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