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谁懂啊!我们都是 “当代包法利夫人” 前几天重读《包法利夫人》,越读越后背发麻,这哪是1857年的“老古董”啊,明明写的就是现在的我们!原来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爱玛”,都在经历着和她一样的“幻想与现实的拉扯”。 先唠唠爱玛的故事吧:她是乡村医生的妻子,日子不算差,可偏偏被浪漫小说“迷了眼”。总觉得自己该过着鲜花、舞会、深情情人的日子,嫌弃老公夏尔木讷平庸,转头就出轨、借高利贷,把日子作得一地鸡毛,最后只能吞毒自杀,以前读只觉得她虚荣愚蠢,现在再看,这不就是“当代版我们”吗? 所谓“包法利主义”,不就是我们的日常? 爱玛的悲剧,核心是“幻想和现实严重脱节”。她看太多王子公主的故事,就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平淡;我们呢?刷多了社交媒体里的“精致人生”,就陷入了同款内耗。 看网红住大平层、背限量包,就嫌自己的出租屋逼仄;刷到情侣去冰岛看极光、去马尔代夫度假,就觉得自己的恋爱“寡淡如水”;看同学晒升职加薪、晒娃晒学区房,就焦虑自己“混得太差”;甚至看别人练出马甲线,办了年卡却只去三次,过期时还心疼钱… 爱玛是被浪漫小说“洗脑”,我们是被“别人的生活”绑架。总觉得别人的日子才是“标准答案”,自己的怎么过都不对,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包法利主义”吗?谁懂啊! 为啥这书火了一百多年?福楼拜也太会写了! 他写小说跟“强迫症”似的,追求“一字不能多,一字不能少”。比如写爱玛第一次出轨后回家,那心慌又带点刺激的心理,几个细节就描得清清楚楚,看完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更绝的是他从不用上帝视角评判人物。爱玛明明虚荣又愚蠢,可你读着读着居然会心疼她,毕竟谁没做过几个不切实际的梦呢? 而且你知道吗?这故事居然是“改编”的!福楼拜的灵感来自当年诺曼底的真实案件:一个农妇和爱玛一样,出轨、欠钱、自杀,丈夫也是医生…他把这事儿艺术加工后,就成了经典。难怪他自己说:“爱玛就是我,是我身上的每一个毛孔。” 读完我终于懂了:平淡的日子才最珍贵 以前总觉得爱玛太“作”,现在才明白,我们都曾是她,都有过“不甘平凡”的幻想,都在羡慕别人的日子里内耗过。但这本书最戳我的,不是让我们嘲笑她的傻,而是让我们看清:别人的精彩都是“滤镜后的假象”,自己的平淡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合上书告诉自己:我不是爱玛,我不用活成别人的样子,我自己的小日子,慢慢过就很好。 #包法利夫人 #当代年轻人现状 #精神内耗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0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