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小米止跌了吗?小米和苹果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一、苹果的增长逻辑:稳定、复利与生态红利 苹果2025财年第三季度(截至6月28日)实现营收约94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净利润和每股收益(EPS)分别增长**12%**左右。对一家年收入超过4000亿美元的巨头而言,这样的增速相当稳健。 苹果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服务业务成为核心驱动力 近年来,苹果从“硬件驱动”转向“生态驱动”,服务收入(包括App Store、Apple TV+、Apple Music、iCloud等)已成为增长核心。2025年Q3,服务业务收入约274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总营收比重超过28%。 服务的毛利率高达70%以上,大幅拉升整体利润水平,也增强了抗周期性。换言之,苹果正从“卖设备”向“卖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转型。 2. 自研芯片与硬件一体化带来效率红利 Apple Silicon芯片的持续迭代,让苹果在性能与能效上建立差异化壁垒。Mac与iPad系列因此受益,2025年Q3 Mac营收增长约15%。自研芯片不仅优化成本结构,也进一步强化生态封闭性——用户越多,生态越稳,粘性越强。 3. 市场布局与消费信心支撑 苹果在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市场持续推进高端化策略,同时受益于AI与AR设备需求上升。Vision Pro系列以及AI助手Apple Intelligence的推出,为新一轮产品周期奠定基础。 总体而言,苹果的增长属于“复利型增长”——以稳定现金流、持续创新和生态绑定构建长期护城河。这种增长缓慢却极具韧性。 ⸻ 二、小米的增长逻辑:多线爆发与结构跃迁 相较之下,小米的2025年增长可谓“惊人”。根据最新财报,小米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约人民币1160亿元(约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0.5%;调整后净利润达108亿元人民币,同比暴增75.4%。 小米正从一个“手机公司”,跃迁为“智能生态与新能源科技集团”。 1. 智能手机回暖 + 海外市场扩张 2024年底到2025年,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重新取得增长。受益于中国市场换机潮与海外市场需求回升,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重回前三。 尤其是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市场,小米通过中高端机型(如14系列)提升均价与利润率,改变过去“薄利多销”的形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5.4%提升至26.4%,成为结构性改善的重要标志。 2. 电动车业务成新引擎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50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9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4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0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6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98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