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2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高三那年,空军招飞的消息传来,政策优厚——考上即入军校与清华联合培养。我的成绩稳居全市前百,过招飞文化课一本线绰绰有余;视力5.1达标,身体素质过硬;加之从小向往军营,骨子里那股“女汉子”的劲儿和农村娃的吃苦耐劳,让我满怀热忱去报名。然而,猝不及防撞上了一堵冰冷的墙——“仅限男生”。简短的四个字,如一盆冰水兜头浇下。目送隔壁班一位男生踏上征途,我被硬生生拦在门外,那份遗憾,至今刻骨。 命运仿佛开了个玩笑。第二年,招飞的大门终于向女性敞开,正是徐枫灿那闪耀天际的一批。每每刷到她的新闻,羡慕之余,一丝难以言喻的“如果”悄然滋生——若我晚生一年,那片苍穹,或许真能有我一席之地。 后来高考,我发挥失常,进入南京一所211。大学四年是充实的探索:农村孩子经历了太多“第一次”——地铁的飞驰、黄焖鸡的滋味、火锅的热闹、独自看病的忐忑、过山车的尖叫、舞台的灯光、省赛的角逐、全英文演讲的挑战、捧起奖学金的喜悦…… 大四尾声遇上疫情,所幸依然顺利毕业。 考研二战,男友离去。我告诉自己:对的人终会站在前途里相逢。于是埋首书山题海,榨干最后一滴力气,换来382分——已是我的极限。欣喜蔓延,这分数稳进往年专业前三。憧憬着重返校园,在喜欢的语言学领域深耕,在图书馆徜徉,在微风中骑行……未料那年分数如脱缰野马,飙至395,我竟连面试的门槛都未触及。读研的梦想,碎在冰冷的地板上。 转向工作。军队文职招聘点燃了沉寂的军旅梦——武能持枪训练,文可挥洒英文,仿佛是理想职业的完美具象。一路过关斩将:进面、考察、体检、政审,有惊无险。然而,在终点线前一步之遥——招2排3,熟悉的“差一点”再次上演。 所幸本科学校尚可,受益于多地“双一流”毕业生人才引进政策,有机会进入机关或学校。半年间,七八个城市成为我仓促的驿站。在烟台,本是递交材料的寻常一日,却突接四天后笔试的通知。措手不及,衣物未备,咬咬牙,在陌生旅馆啃着干粮、熬红双眼冲刺。初试过关,复试戏剧性并列第九(恰好招九人)。希望之火刚燃起,却在决定性的加试中,因一个致命的误听——将6分钟答题时限错作3分钟,仓促收场。又是那令人窒息的“差一名”! 也曾短暂触碰到邻市市直事业编的橄榄枝,但那里发展的图景未能点燃我心中的火。那时刚毕业,执念是扎根金陵,再不济也要优于故乡小城。权衡再三,终是放手。兜兜转转,命运之舟最终泊回故乡港湾,锚定在教师岗位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6: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