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清官❗️ 被明代监察御史钟化民的传奇人生震撼到了‼️ . 📍博物馆:#钟化民廉政文化博物馆[话题]# 临平区运河街道博陆村博新苑44号旁 🕒开放时间:上午 9:00-12:00,下午 13:00-17:00 周日、法定节假日闭馆 🎫参观:对公众免费开放,个人参观免预约; (团队参观需至少提前两天预约) . 【在杭州,每座博物馆都是折叠的城市传记】 🌸博物馆简介 钟化民廉政文化博物馆位于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博陆村京杭大运河畔,是为纪念明代监察御史钟化民而建的文化场馆。展馆于2024年5月9日正式开馆运营,是杭州市“大运河·清风廉路”廉洁文化示范线路的重要点位。展馆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二层,通过四大核心展区与创新展陈技术,一层以“清风正气,忠惠传芳”为主题,全面展示了钟化民“三不”清官形象(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二层以“藕花清韵满汀州”为主题,展示了临平区的清廉建设成果。   钟化民廉政文化博物馆以沉浸式廉政教育为核心,突破传统展陈模式,通过多媒体长卷、实景剧场、滑轨屏等数字技术打造“看、听、触”多维互动体验。观众可在“清风传世好家风”展区模拟拓印钟化民《祭孟母文》,或在四维剧场光影秀中沉浸感受《临平道中》诵唱与玉架山、超山梅花等临平文化元素交织的清廉意境。同时展馆注重历史与当代融合,既以《救荒图说》长卷还原钟化民河南赈灾事迹,又通过“清廉临平谱新曲”展区展示“9+8+N”清廉单元体系,动态呈现清廉机关、村居等基层治理成果。在设计上以“莲”为核心视觉元素,呼应“藕花清韵满汀洲”的廉洁意象,仿古建筑与数字技术结合,营造庄重而富创意的空间——序厅以钟化民雕像为中心,墙面绘图与电子屏动态结合展现生平;地面投影“一步一莲”随观众移动点亮廉洁地标,象征清廉精神如莲般高洁。场馆通过美学与技术的交融,将钟化民的清廉风骨与临平现代廉洁文化有机联结,成为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 🔎更多杭州的博物馆详情,可以在“杭城迹忆”平台—“博物馆之城”活动页面—“博物馆”入口查看👀 . #杭城迹忆 #杭州博物馆之城 #廉政 #清官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29
00:00 / 04: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产史官2月前
汉朝26帝之后少帝刘弘:笼中雀的短暂一生。 我叫刘弘,或许该叫我前少帝刘恭的弟弟。可在这未央宫里,名字不过是太后手里的一枚印章,盖在谁身上,谁就得摆出皇帝的样子。 记事起,我就住在永巷深处。乳母说我是皇子,可我从没见过父皇汉惠帝。他崩逝那年,我才三岁,只记得宫人们哭了很久,然后有人把我抱到一个高高的座位上,让我对着一群磕头的人喊 “平身”。那时我不懂,为什么那个自称 “阿母” 的吕太后,总坐在我身后的帷帐里,所有大臣的话都要先对她说。 我的哥哥刘恭当了几年皇帝,有一天突然哭喊着要找母亲,说自己不是皇后的儿子。乳母吓得捂住他的嘴,可这话还是传到了阿母耳中。没过多久,哥哥就被关进了永巷,再也没出来。然后,我就成了新的皇帝。 坐在龙椅上的日子,像一场漫长的皮影戏。我穿着沉重的龙袍,听着阿母隔着帘子对大臣发号施令。她让我封吕家的叔叔伯伯为王,我就得说 “准奏”;她让我下旨斥责那些不听话的刘氏宗亲,我就得在早已写好的诏书上按手印。有时候我想问,为什么我的叔叔们都不敢看我?为什么宫女们见了我,眼神里总有藏不住的怕? 宫里的花都开了又谢了,我渐渐长高,开始偷偷听大臣们的议论。他们说,阿母在朝堂上杀了很多人,说吕氏的人把持着兵权,说外面的藩王都在磨兵养马。有一次,我在御花园撞见丞相陈平,他看我的眼神很复杂,像在看一件易碎的瓷器。我问他:“丞相,我什么时候能自己做主?” 他慌忙跪下,说:“陛下年幼,太后圣明,天下安稳。” 安稳?我只觉得这宫墙像铁笼。阿母去世那天,宫里乱成一团。我听见刀剑碰撞的声音,看见吕家的人被捆绑着拖出去。然后,一群穿着铠甲的将军闯进宫,为首的是周勃。他看着我,冷冷地说:“你不是刘家的种,不配当皇帝。” 我被废黜那天,天气很好。他们带我走出未央宫,我第一次看清宫外的样子。街上的人对着我指指点点,有人说我是 “吕家的傀儡”,有人叹着气说 “可怜”。我没有哭,因为我终于明白,我从来都不是皇帝,只是阿母权力棋盘上,最后被丢弃的那颗棋子。 后来听说,代王刘恒当了新皇帝,史称汉文帝。而我和几个兄弟,都被安置在宫外的一处宅院里,不久后就 “病逝” 了。没有人记得我的名字,史书上只写着 “后少帝”,连生卒年月都模糊不清。 这就是我的一生,像朝露一样短暂,像尘埃一样无声。若有来生,我只想做个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在田埂上追蝴蝶,不用对着任何人磕头。#历史 #古风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竹竿子4天前
某朝有个清官得罪了一个御史大人。这个御史是干什么的呢?就是专门弹劾官员的,于是这个弹劾官员的官,也就是御史。就把这个清官弹劾了。这个清官只是个小小的县官。要想官复原职,就得送礼。就得想办法跟皇帝搭上关系,说上话。一呢这个清官的官职太小。二呢,他又是清官,没钱送礼。所以他想官复原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能的。可是就在这时,他的一个手下却告诉他自己能够让他官复原职。这个手下可不简单,他曾经是一个绿林好汉有一帮的好朋友。古代的绿林好汉,实际上呢说的好一点的就是大侠专门劫富济贫的。如果说的难听一点呢,就是些强盗土匪黑社会。在古代正义的维护呢就是靠了这些清官和陆林好汉了。你比如说包拯手下就有王朝马汉展照这些绿林好汉。这些好汉一听说这么好的一个清官被罢了官。需要送礼。他们就合起伙来凑了钱。然后他们各自认识的关系当中,一个最好的一个关系,最厉害的关系呢就是皇帝的女婿了。这个女婿跟自己的老丈人,皇帝当然能够说上话了。于是众人呢就把这1万两白银装在10个坛子里,然后上面盖上土。去送给皇帝的女婿。也就是附马。而这个附马爷呢?是坚决不收礼的。但是一听说是送了10坛子家乡的土,就非常高兴的收下了。当他看了一下的时候呢,发现里面有用10万两白银换成的珠宝。就马上答应。把这个事情告诉皇帝。皇帝听了女婿的汇报说御史是怎样陷害清官的,于是就把御史革职查办了,恢复了这个清官的官职。那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古代的官员尤其是清官。他是依靠社会上的绿林好汉,来维护正义的。那么普通百姓呢?#读书 #读后感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9: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