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1:1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国富论》第一篇第九章《论资本利润》主要内容和思想解析 一、核心内容 1. 资本利润的定义与决定因素 斯密将资本利润定义为资本家因投入资本而获得的回报,其水平受以下因素影响: - 资本竞争程度:同一行业中资本越多,竞争越激烈,利润越低。 - 行业风险与不确定性:高风险行业(如远洋贸易)需更高利润率补偿风险。 - 资本流动性:资本流动越自由,利润率在不同行业间越趋于均等化。 2. 利润与工资的关系 - 此消彼长:斯密认为,利润与工资是国民收入的两大分配部分,在既定社会总产出下,一方增加可能导致另一方减少。 - 动态平衡: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时,利润与工资可同步增长(如工业革命初期);但长期看,利润率会因资本过剩而下降。 经典论述: “利润与工资的增减方向通常相反:当劳动报酬上升时,资本利润必然下降;反之亦然。” 3. 利润率的历史趋势 - 农业社会:高利润源于土地垄断和低资本流动性。 - 商业社会:资本积累与竞争加剧使利润率逐步下降。 - 长期趋势:随着社会财富增长,利润率趋于稳定但低位运行。 4. 政策与垄断对利润的扭曲 - 垄断特权:政府授予的专营权(如东印度公司)人为抬高利润,破坏市场自然竞争。 - 贸易壁垒:关税保护使国内资本回避国际竞争,维持高利润(如英国《谷物法》保护农业利润)。 二、核心思想 1. 资本利润的市场决定论 斯密强调,利润率由市场竞争主导,而非人为干预。自由市场中,资本会自发流向高利润行业,直至供需平衡使利润率均等化。这一思想为现代经济学“平均利润率理论”奠定基础。 2. 劳资分配的矛盾性 - 短期对立:利润与工资的分配存在零和博弈,资本家与工人利益冲突。 - 长期协同: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可扩大社会总产出,实现利润与工资双增长。 3. 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斯密反对政府通过垄断和贸易保护维持高利润,认为这会阻碍资本流动、抑制创新,最终损害整体经济效率。 4. 资本积累的双刃剑效应 - 正向作用:资本积累促进分工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 - 负面效应:过度积累导致资本过剩,利润率下降,可能引发经济停滞。 三、总结 第九章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 - 市场是利润的仲裁者,资本竞争与自由流动决定利润率 - 利润与工资既对立又统一,需通过制度平衡短期冲突与长期协同 - 反对垄断与特权,倡导开放竞争以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 #经济学 #名著导读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9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1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6: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