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揭晓:新老组合共赴星辰之约 2025年10月30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航天员乘组名单:指令长张陆将带领第三批航天员武飞、张洪章共同出征太空。此次任务计划于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进入倒计时。 作为本次乘组的“老将”,张陆曾于2022年执行神舟十五号任务,在轨驻留186天期间完成4次出舱活动,并实现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太空会师”。此次重返“天宫”,他将凭借丰富的经验统筹乘组工作。而首次执行任务的武飞与张洪章均来自第三批航天员,其中武飞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张洪章则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两人分别以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身份加入乘组,形成“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的黄金组合。 此次乘组构成延续了神舟十六号以来的多元化模式,覆盖“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段,体现了中国航天员梯队的代际传承。任务期间,乘组将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舱外设备安装、碎片防护装置部署等关键工作,并迎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来访。目前,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已完成功能检查,三名航天员已通过媒体见面会向公众亮相,展现出从容自信的精神风貌。 从杨利伟首飞太空到如今常态化驻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以稳健步伐迈向深空探索的新阶段。此次任务不仅承载着科学使命,更彰显着中国航天人才队伍的蓬勃生机。内容由AI生成。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于2025年10月30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张静波介绍相关情况:  发射时间:瞄准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乘组人员:由航天驾驶员张陆、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载荷专家张洪章组成,张陆任指令长。张陆执行过神舟十五号任务,武飞和张洪章来自第三批航天员,是首飞。武飞入选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张洪章曾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任务性质: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7次飞行任务。 主要任务:与神舟二十号乘组轮换,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航天员出舱及货物进出舱等工作;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等任务;开展科普、公益活动与空间搭载试验。 交会对接: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3.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驻留时将迎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来访。 任务条件: 目前,神舟二十一号船箭飞行产品质量受控,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地面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稳定,空间站组合体状态正常,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各项条件。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完成轮换后返回东风着陆场。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4: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
00:00 / 06: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8
00:00 / 1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神舟 #神舟二十一号 #神舟二十一号发射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 本次发射定于北京时间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由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执行。飞行乘组三人:指令长张陆为航天驾驶员,他曾乘神舟十五号进驻空间站,经验丰富;飞行工程师武飞与载荷专家张洪章均来自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前者原为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后者原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此次是他们首次升空。 飞船入轨后,将用约三个半小时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乘组计划驻留六个月,期间与神舟二十号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并先后迎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任务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航天员出舱活动、货物进出舱、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及设施设备装拆回收、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一系列空间搭载试验,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将新开展二十七项科学与应用项目。其中,国内首次在轨啮齿类哺乳动物实验将随飞船上行两雌两雄四只小鼠,重点研究失重和密闭环境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并观察多组织器官的应激响应与适应性变化;还将开展空间环境下遗传密码起源与手性关系的探索,考察氨基酸与核苷不同手性组合的选择规律;同时搭载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光学原位研究、空间站在轨智能算力平台试验等项目,为后续科学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工程管理方面,从本次任务起,飞船发射的组织指挥权下放至任务指挥所,实现指挥链条扁平化、高效化,以适应空间站常态化运营需求。舱外航天服近期完成升级,天舟九号上行的两套新服装在热舒适性、人机操作界面和安全性上均有优化;一套已使用超过二十次的舱外服将在任务结束后退出出舱活动,其关键材料和特征参数将继续接受测试研究,随后择机返回地面。 国际合作继续深化。中巴合作协议签署后,巴基斯坦航天员选拔已启动初选,复选与定选将在中国进行,最终两名巴方航天员将与中国航天员同训,其中一人会以载荷专家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并承担巴方科学实验。港澳两名航天员入队后已完成基础理论、体质心理、航天环境适应及沙漠生存、发射场紧急撤离等高强度训练,正在开展航天专业技术强化,力争2026年亮相太空。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