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语言瓶颈】6大进阶干预法,带孩子说出“有深度”的话 很多孩子卡在基础认知阶段,会配对指认但语言毫无深度。这个时候,我们干预的方法需要从“机械记忆”升级到“思维构建”。 基于安然的发展和语言规律,我拆解了6个核心进阶练习,全部源自生活场景,易操作易坚持: 1⃣ 想法解读 - “想法泡泡”练习 ➤ 目标:理解内心想法与外部行为的区别 ➤ 方法:借助绘本中的“想法泡泡”,引导孩子推断角色心理(如:“巧虎躺在床上,但泡泡里是妈妈→说明他想妈妈了”) 2⃣ 观点采择 - “同物不同感”练习 ➤ 目标:明白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有不同感受 ➤ 方法:在生活中对比(如:“爸爸觉得辣椒香,你却觉得辣→原来每个人的感觉可以不一样”) 3⃣ 逻辑预测 - “猜测行动”练习 ➤ 目标:培养对事件顺序的预测和叙述能力 ➤ 方法:对日常事件进行提问和推理(如:“妈妈上班接下来会做什么?→先去车库→再开车→最后到单位”) 4⃣ 社交意图 - “故意vs不小心”练习 ➤ 目标:分辨行为背后的意图,减少社交冲突 ➤ 方法:通过演示和分析帮助孩子判断(如:“积木倒了,他是故意推的?还是不小心碰的?”) 5⃣ 推理能力 - “言外之意”练习 ➤ 目标:听懂话语背后的隐含意思 ➤ 方法:在情境中设置悬念(如:“超市要买饼干,妈妈说‘家里还有一包呢’→猜猜妈妈真正的意思是不是‘这次不买了’?”) 6⃣ 社交分寸 - “心口不一”练习 ➤ 目标:理解社交规则,知道什么话该说/不该说 ➤ 方法:直接教导并解释社会规则(如:“‘你长得丑’这话会让人伤心,只能心里想,不能说出口。”) 主页合集还会有更多慢娃干预的实践经验与心得,欢迎关注。 #发育迟缓 #语言训练 #家庭干预 #自闭症社交 #特殊教育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