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1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6
00:00 / 1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
00:00 / 1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1910年11月,清朝末年,一场大鼠疫突然在东北蔓延,仅黑龙江、吉林死亡人数高达四万,一时尸骸遍野,举世震惊。 当时清政 府内忧外患,俄 国与日本想利用鼠疫扩大在东北的利益,他们称中国如果不能控制这场瘟疫,他们会派专家与军 队接管。清政 府还算清醒,没有同意,任命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伍连德,祖籍广州,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7岁赴剑桥大学留学,1904年返回马来西亚开私人诊所,1907年受袁世凯邀请回国担任天津陆军军 医学堂副监督。 伍连德临危受命,既有千万生命系于一线,更甚的是如果疫情控制不住,日本会出兵干涉。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鼠疫研究所,他顶住传统观念压力,秘密解剖尸体进行病原研究,这是我国第 一例有记载的病理解剖。他提出“肺鼠疫”,认为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发明了最 早的医用口罩,由两片纱布夹一块吸水药棉,被称为“伍氏口罩”。他派士兵管制疫情区,对疫情地实行“静默”管理,把隔离的群众分为四个等级,用120节火车车厢作为隔离营。抵住传统观念和民情舆 论压力,对2200多具尸体集体焚烧,要求各地对鼠疫死者进行火葬。各种创新之举,终于在1911年4月底,鼠疫死亡人数“清零”。 1935年,伍连德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由于候选人的保密期为50年,直到2007年大家才知道伍连德是中国历史上接近诺 贝尔 奖的第 一 人。#抗疫 #致敬英雄 #大白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4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34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