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前
#神舟二十一号发射成功 #东风航天城 #祖国万岁 #vlog日常 #周末出行vlog 身在航天的摇篮,可发射还是第一次现场观看。20年前来过一次航天城,和印象中完全不一样了,这里和祖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小城干净又整洁,秋日阳光撒在草坪上,仿佛时间在静止,好适合漫步。 这里工资高,物价也是不低,小火锅人均一百多,味道一般般。晚上九点就凭证去乘车啦,所以没看到航天员们的出征仪式,但是可以去内场观看发射,心情同样是非常激动滴!坐着大巴车进了发射基地,还需要等待将近两个小时。等待区是一个活动室,有舞台还有好多健身器,我俩为了打发时间,挨个都尝试了一遍,还去食堂和宿舍了参观了下。快十一点时,发现人群慢慢聚集起来,在往发射塔的方向移动,我们也迅速加入其中。越走人越多,人潮拥挤,像去年看演唱会入场时的感觉。最后的观看地点在一个巨大的绿茵场内,距离发射塔大概一公里,这是最近的参观点位了,好开心!还看到了央视总台的记者在直播,刚拍完主持人一扭头就在直播的大屏上看到她了,头一次离央视镜头这么近啊,哈哈哈哈。我也来了一段现场直播😊纪念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人群中弥漫着兴奋的气息,虽然深秋的夜晚已经很冷了,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掐着表眼看发射时间就要接近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机,很快就听到了倒计时的声音……火箭轰鸣上天,亲眼目睹真的非常震撼,大地微微地震动,仿佛都能感受到火焰的热量扑面而来。眨眼的时间,就只能在天上看见一个光点了,不愧是火箭啊。🚀 散场是漫长的过程,人太多了,一直在堵车,等我们回到停车场取车时,已经凌晨一点多了。连夜开车返回酒泉,把我俩困得,开到金塔北实在开不动了,在服务区睡了一个多小时才继续出发。等到家都早上七点啦!我洗漱完就进了被窝,睡到了下午三点半才醒来😂 匆忙而又难忘的一天。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43
00:00 / 05: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80
苍穹之约——中国航天有7张"太空全家福"了 2025 年 11 月 1 日 4 时 58 分,距离地球 400 公里的天宫空间站,一场跨越星辰的相聚正在上演。神舟二十号指令长陈冬带领乘组打开舱门,与率先进入的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张陆隔空击掌,随后六名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的航天员在核心舱内整齐列队。背景中,五星红旗与"欢迎队友"的红色横幅交相辉映,他们脸上洋溢着从容自信的微笑,眼神明亮而坚定,共同定格下中国航天史上第七张珍贵的"太空全家福"。这张通过实时画面传回地球的合影,不仅点燃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更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常态化轮换与高效应用的新阶段。 这场历史性会师创造了一项新纪录: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历经约 3.5 小时飞行,便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 2 天的对接时间,到后续任务的 6.5 小时模式,再到如今的 3.5 小时新标杆,这组不断刷新的数字,勾勒出中国航天从"追赶"到"领跑"的技术演进轨迹。正如 2022 年 11 月 30 日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实现首次太空会师,到 2025 年第七次相聚,七张"太空全家福"共同记录了中国空间站从建造收官、科研转型到常态化运营的完整历史进程。 本播客将以这七次太空会师为叙事主线,系统梳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突破与发展脉络。通过解析每次会师背后的关键技术创新、任务协同机制与科学应用成果,展现中国航天如何以"天宫"为支点,在近地轨道构建起独立自主的太空家园。从舱门开启的历史性瞬间到航天员在轨工作的日常画面,从交会对接的精准控制到空间站组合体的全构型亮相,我们将透过这些珍贵的"太空记忆",解码中国航天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密码,揭示航天精神传承与技术创新的深层互动关系。
00:00 / 4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