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9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5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
当把镜子成像过程的微观结构放大10亿倍 ,一个超乎想象的奇妙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 从最基础的物质构成说起,镜子的主要成分是玻璃和镀在其背面的金属膜,通常是银或铝。玻璃本身是一种非晶态固体,在微观层面,它的原子并没有像晶体那样规则排列,而是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网络结构。当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时,微观层面的神奇反应开始了。 光子,作为光的基本粒子,如同一个个活跃的小精灵,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撞击到镜子的玻璃表面。玻璃中的原子虽然排列无序,但它们与光子相互作用。光子的能量使得玻璃原子中的电子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状态。不过,这种激发状态十分短暂,电子迅速回落至原来的能级,并释放出与入射光子相同能量、相同频率的光子。 这些被释放的光子继续前进,到达镜子背面的金属膜。金属原子以紧密有序的晶格结构排列,其最外层电子能够较为自由地移动,就像是一群在广场上自由奔跑的孩子。当光子撞击到金属原子时,自由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被瞬间激发,产生强烈的振荡。这种振荡就像投入石子后湖面泛起的层层涟漪,电子振荡产生的电磁波又重新辐射出光子。 这些重新辐射出的光子,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沿着特定方向反射回去,从而形成我们看到的镜像。在这10亿倍放大的视野下,每一个光子与原子、电子的相互作用都清晰可见,原本看似简单的镜子成像,实则是一场微观粒子间复杂而有序的能量交换与信息传递的华丽舞蹈 ,不断揭示着物质与光相互作用的奥秘。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8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1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