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1
禄劝笛脚舞是广泛流行于云南禄劝、武定等地彝族群众间的自娱性集体舞,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 起源传说:相传彝族祖先在外狩猎过夜时,围着篝火用跺脚和拍手的方式吓走野兽、驱走寒冷和寂寞,后来逐渐演变成笛脚舞,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 舞蹈特点 - 动作丰富:以脚的动作为主要动律,有跺脚、斗脚等动作,还有大幅度的转身、甩手和甩腿等。此外,上肢动作也逐渐变得多样,不再局限于手挽手、手拉手。 - 简单易学:动作较为简单,对参与者没有过高的技巧要求,在大体一致的步伐、动作、韵律下,还可做即兴发挥。 - 参与性强:舞者不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男女老少皆可参与,不受时间、场地、年龄、性别等过多限制。 - 舞蹈种类 - 一至八脚集体舞:是主体部分,以脚跺地的次数定几脚,如“一脚”是脚跺地一次,“二脚”是跺地两次,以此类推,一般从一脚按顺序跌至八脚,每一脚都要重复数遍。 - 模拟动物舞:穿插于一至八脚之间,有“公鸡斗脚”“斑鸠吃水”“石蚌跳”“猴子冲碓”“老鸹跌脚”等,由几个人模仿动物的动作手舞足蹈取乐。 - 其他集体舞:如“卷席子”“两脚半”“姑娘脚”“一边跺两脚”等,其中“卷席子”是开场舞,用于邀约和组织队伍。 - 文化价值 - 健身价值:具有开展肢体活动的协调性和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性的作用,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 审美价值:男女老少盛装出席,穿戴色彩艳丽的彝族服装,搭配特色民族乐器或现代整编的音乐,形成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了审美需求。 - 教育价值:作为团体传统体育项目,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完美演绎,具有培养人们团结协作和互相谦让的美德,还能激发民族文化认同感。 - 民族文化传承价值:承载着彝族人民的丰富情感、奔放的民族性格和深厚的彝族民族文化。 - 表演场合:是禄劝彝族在讨亲嫁娶、逢年过节、火把节、起房盖屋、欢庆丰收等喜庆场合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也是日常健身、休闲交流的重要方式。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