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4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孙诗奇4天前
七律三韵皆通 《秋日抒怀》孙诗奇 满目山河已是秋,桂花香溢醉明眸。 飘飘落叶芳华逝,缕缕浓情碧水流。 壮志凌云期有报,栉风沐雨待追求。 清欢自渡怀风雅,不负时光妙笔收。 2025.11.1 @画中人 诗词解析 1. “满目山河已是秋,桂花香溢醉明眸。” 放眼望去,山河大地已染上秋的色彩;桂花香气弥漫,足以让眼眸沉醉。“满目山河”绘秋日辽阔之景,“已是秋”点时序特征;“桂香溢”“醉明眸”写秋景之美,以嗅觉与视觉的愉悦起笔,奠定“抒怀”的清朗基调,景中藏着对秋日的珍视。 2. “飘飘落叶芳华逝,缕缕浓情碧水流。” 落叶飘飘,美好的年华悄然逝去;心中缕缕深厚的情感,如碧水般悠悠流淌。“落叶芳华逝”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带淡淡怅惘;“浓情碧水流”转写情感的绵长,将抽象的“情”化为具象的“流水”,让时光的感慨与情感的执着相映,含蓄动人。 3. “壮志凌云期有报,栉风沐雨待追求。” 凌云的壮志仍期盼着有所回报,历经风雨洗礼,仍在等待机会去追寻理想。“壮志凌云”写抱负的高远,“期有报”显对成就的渴望;“栉风沐雨”喻历经艰辛,“待追求”道未改的执着,从时光的感慨转入对理想的坚守,情感由柔转刚,振奋人心。 4. “清欢自渡怀风雅,不负时光妙笔收。” 在平淡的清欢中自我安顿,心怀风雅之情;不辜负这美好时光,用妙笔将感悟记录珍藏。“清欢自渡”写处世的通透,“怀风雅”显精神的追求;“不负时光”“妙笔收”将情感落于具体的生活态度与创作实践,收束全诗于从容与坚定,余韵悠长。 #上热搜 #三韵皆通 #诗奇出品 #创作平仄押韵完美的作品 #记录生活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竹雪斋3天前
闲话桂花 秋风乍起,这座城便换了味道。金桂的香气悄然弥漫,将水泥森林都晕染出蜜色。这香不知从何而来,一睁眼,满城皆是桂花味儿的清风,如香粉般直往人衣领里钻。 江南的桂花最是特别。别的花喧闹张扬,它却静静绽放,香气却能飘出老远,可谓“闷声发大香”。城里人称之为氛围感,老辈人则说“香得有分寸”。就像村里不声不响的二婶子,关键时刻端出的桂花糕,能把整条街的馋虫都勾出来。 李清照赞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所言极是。金桂颜色淡若未染透的黄纸,香气却能直钻心坎。杨万里更是妙笔生花,称桂花“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为其蒙上一层神话色彩。这桂花仿佛成精了,年年秋天都准时赴约。 捡桂花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头晚下过雨,次日一早去最佳。桂花如金雨般飘落,铺满一地。蹲下捡拾,香气直冲脑门,让人顿悟古人“桂子飘落,拾花酿秋”之意——捡的哪是花,分明是秋天的魂魄。 满城桂花香时,街坊邻居纷纷端着碗出门。“王婶,桂花酱咋做的?”“李叔,给我留点桂花蜜。”这香气熏软了人心,平时为车位吵得面红耳赤的人,此刻也能凑在一起唠上半天。这桂花香,比居委会主任还管用。 桂花的文化内涵深厚。古时读书人考科举,身上揣桂花,图“蟾宫折桂”的好彩头;如今学生高考,家长也往孩子书包塞桂花糕,此乃“老理儿新用”。传统就像桂花香,看似淡,实则浓,代代相传。 下桂花雨的场景最为美妙。风一吹,金黄花瓣簌簌飘落,如钱雨纷飞。小孩在树下欢快转圈,大人举着竹竿敲树枝。这画面,恰似杨万里笔下的仙境。细想来,这不正是老百姓的日子吗?平凡中满是诗意。 天黑后,桂花香愈发浓郁。老辈人说,桂花香能钻进砖缝,来年此时还能闻到。这让我想起村里的老祠堂,墙皮脱落,陈年木香却依旧萦绕。文化和香气,看似会消散,实则都深深刻在骨子里。 秋风又起,满城桂花香依旧。这香如时间,越想抓住,越往空气中飘散。可奇怪的是,每年秋天它都准时归来。就像中国人的情分,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总能带来惊喜。这或许就是李清照所说的“情疏迹远只香留”,香留住了,情也就长长久久。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