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考后指南 一、成绩确认与复核 1. 成绩查询: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输入身份证号、姓名及验证码,确认各科分数是否达标(单科合格线通常为60分,满分100分)。 2. 成绩复核:若对分数有异议,需在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以当地通知为准)向当地财政局或考试管理机构申请复核,复核仅核查卷面分数加总是否有误,不重新评卷,逾期无法申请。 二、分情况处理核心动作 (一)全部科目合格 - 优先确认是否需要考后审核:登录当地财政局官网,查看是否属于“考后审核”地区(如广东、安徽等),按要求准备身份证、学历证书、报名信息表(部分需单位盖章)等材料,未通过审核将无法领取证书。 - 关注证书领取通知:一般在成绩公布后3-5个月(次年2-3月),可选择线上申请邮寄或线下到指定地点领取,部分地区需先在官网预约,避免错过时间。 (二)部分科目合格 - 记录合格科目:中级成绩保留2年,次年只需报考未通过科目,无需重复备考已合格科目。 - 及时复盘薄弱点:1周内梳理未过科目问题(如《财务管理》公式运用、《会计实务》合并报表),留存错题本和核心笔记,为次年备考节省时间。 (三)全部科目未过 - 3天内完成原因分析:明确是时间投入不足、知识点理解不深还是刷题量不够,避免盲目重启复习。 - 制定次年备考计划:建议优先攻克《中级会计实务》(内容最多、难度最高),搭配《经济法》(记忆类为主,难度较低),降低备考压力。#中级会计 #会计 #会计 #备考 #学习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最近,我的手机里总刷到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内容。一瞬间,那些本以为已经很遥远的记忆,带着当时的温度与重量,清晰地涌了上来。 对我而言,中级会计职称,是毕业之后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没有之一。 那时的我,正处在一段格外晦暗泥泞的时期。这个证书,不仅仅是一纸证明,它更像是我能紧紧抓住的、唯一能带我走出困境的绳索。它关乎着我的职业前景,甚至关乎着我在这个城市的立足。没有一件事,比它更重要。 我几乎拼尽了全力。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挤压出来,听课、看书、反复刷题。我至今都还记得,那些深夜台灯下的光影,那些写满笔记、变得破旧的教材,还有耳机里循环播放的课程音频。学到后来,我甚至能预判老师下一句要讲什么,课件下一页会是什么内容。那种沉浸,现在回想起来,是一种心无旁骛的、近乎痴迷的状态。 然后,就在那样日复一日的重复与坚持中,不知不觉地,在某一个平凡的时刻,我仿佛突然触碰到了什么开关。 那些原本孤立的知识点,瞬间在我的脑海里连接成网;那些曾令我困惑的借贷规则,忽然间显现出它内在的、严谨的逻辑之美。我终于构建起了自己的财务逻辑思维,也终于真切地体会到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句话背后,那种神圣而深邃的平衡奥妙。 那一刻,所有的努力仿佛都有了答案。 所以,如果你也正走在这样一段需要奋力跋涉的旅程上,如果你也正在为某个目标而埋头苦读,请一定告诉自己:坚持下去。 通往目标的路上没有白走的路,那些你啃下的书本,那些你熬过的深夜,都在默默地为你铺路。终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触碰到那层理解的边界,推开那扇属于你的门—— 然后,光,会照进来。 为每一个正在努力的你。#中级会计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