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
全同堂3天前
七绝圣手的血色归途:59岁王昌龄遭刺史残杀,两年后凶手被这句话问得哑口无言 你一定背过“秦时明月汉时关”,也听过“一片冰心在玉壶”,可你知道写下这些千古名句的王昌龄,结局竟惨烈到让人窒息吗?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的烽火里,59岁的他拖着病体从贬地龙标北上还乡,途经亳州时,被当地刺史闾丘晓一枪捅死,一代诗魂就这样倒在了异乡的血泊中。 谁能想到,这位“七绝圣手”的一生,竟满是颠沛流离。年轻时的王昌龄,不甘心只做农耕子弟,20岁扛着宝剑闯边塞,想凭军功建功立业,可偏偏赶上边境太平,只能提笔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壮志。30岁考中进士,本以为仕途能顺风顺水,却只得了个抄文书的秘书省校书郎,相当于如今最低级的科员。34岁再考最难的“博学宏词”科,即便金榜题名,也只被派去当县公安局长、县令,抱负根本无处施展。 更惨的是,他因替被贬的宰相张九龄鸣不平,直接被发配到穷山恶水的岭南;好不容易赶上大赦回京,没几年又因“不护细行”——说白了就是找个鸡毛蒜皮的由头,再贬到与世隔绝的夜郎。就连被贬龙标时,卧病在床的妻子听闻噩耗,竟气绝身亡,他只能带着一株寄托思念的木芙蓉,孤独地踏上贬谪路。可即便如此,他仍写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把深情藏在诗句里,从不诉半句苦。 在龙标的八年,他没沉溺于失意,反而深入民间,为政宽和,被百姓称作“仙尉”。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终于能辞官还乡,可谁也没料到,回家的路竟成了黄泉路。闾丘晓只因怕王昌龄泄露自己见不得光的勾当,就敢对一位年迈文人痛下杀手,何其残忍! 但正义或许会迟到,却从不会缺席。两年后,宰相张镐奉命平叛,闾丘晓故意延误军机,被下令处斩。行刑前,闾丘晓哭着哀求:“我家中还有老母要养,求您放我一马!”张镐冷冷反问:“那王昌龄的母亲,又该由谁来养?”这句话让闾丘晓瞬间哑口无言,最终被处以极刑,为他的恶行付出了代价。 如今我们翻开唐诗,还能读到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磊落,感受到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豪情。可那个写下这些诗句的诗人,却在乱世里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他的诗永远流传,可他的遭遇,却成了大唐盛世里一道刺眼的伤疤。 #王昌龄 #七绝圣手 #文人悲歌 #古代诗人的命运 #历史真相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2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5: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