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道德经》这句戳中了多少人的执念 —— 得到时惶恐不安,失去时惊慌失措,把情绪拴在外物的得失上,终究只会被欲望裹挟,这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是处世的清醒警示。 显现出淡然从容、不执外物的状态,做出了 “向内求安” 的选择,有了 “不患得患失、守心自稳” 的言行。想通这一点,你便会卸下 “得失捆绑” 的枷锁,不再为得到狂喜、为失去沉沦,转而在内心的笃定中寻找长久的安宁。 其实谁都有过 “被得失左右” 的困扰:得到心仪的职位,却怕能力不配、随时失去;攒下可观的财富,却终日担忧贬值、被人觊觎;失去一段感情,便觉得人生崩塌、一蹶不振;错过一次机遇,就陷入自责懊悔、难以自拔。直到沉淀后才明白,《道德经》说的 “惊”,源于把自我价值寄托在外物上。外物本是无常流转,得到与失去皆是天道循环,过度执着于一时的得失,只会让心始终处于紧绷的惶恐中,不得安宁。从此,内心少了几分对结果的执念,多了几分对过程的坦然,对 “道法自然” 的领悟愈发深刻。 把 “患得患失” 的执念转化为 “守心自稳” 的行动,用 “淡然接纳、向内扎根” 的方法践行大道。面对 “得” 时,不沾沾自喜、不盲目沉溺,明白这是机遇与努力的馈赠,保持谦卑与清醒;遭遇 “失” 时,不怨天尤人、不自我否定,看清无常是常态,从中汲取经验、沉淀自己;日常中,专注于内在的成长,修炼德行与能力,明白真正的安稳,从来不是外物的永恒拥有,而是内心的从容不迫。在一次次 “接纳无常” 中,摆脱得失的束缚,守住身心的安宁。 人生的通透,从来不在 “掌控得失” 而在 “接纳无常”。“得之若惊” 是执念的牵绊,“失之若惊” 是内心的脆弱;患得患失是消耗,淡然从容是智慧。就像花开花落自有其时,云卷云舒本是常态,不把情绪拴在瞬息万变的外物上,才能在岁月流转中稳住心神。内心的丰盈与强大,才是抵御所有得失的底气,这便是顺应天道的活法,也是最踏实的人生修行。#道德经 #道德经智慧 #人生智慧 #人生哲理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1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