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法不能放纵到让人心寒——废除死刑制度就能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吗? #死刑制度 #文明 #人权 #社会秩序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属于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责任,适用于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严重危害他人、国家和社会的犯罪分子。我国现行刑法中,有46个罪名的最高刑是死刑,目的就是通过对符合判处死刑条件的人,以剥夺生命的方式进行惩罚,从根本上防止其再犯,对潜在的可能犯罪的人的警告和震慑,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安抚,以及对一般守法者的肯定,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正义。 在社会的文明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自觉性,还有待加强的整体环境下,以尊重生命为理由,主张废除死刑制度,是不符合基本人道的; 放弃广泛的文明,而追求狭隘的文明,着实算不上真正的文明。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决定刑事立法的前提和基础,那些主张废除死刑制度,就标志着国家文明的论调,其实是把两者的关系搞反了; 死刑制度的存废,是立法问题,而有没有冤假错案,是否错杀误杀,是执法和司法问题,只有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才可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才可能避免错杀、误杀,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以废除死刑制度的方式,来避免错杀、误杀,本身就是对执法,或司法过程中不依法办事,漠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生命行为的变相承认和纵容,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法不能放纵到让人心寒,一旦违背这一规则,那就有恶法之嫌了,恶法本就是文明的天敌,其实那些把自己标榜为文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社会现状就已经证明,在整体社会条件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废除死刑制度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00:00 / 05: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