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传播国学经典。学习孔子智慧。雍也篇第六之十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什么意思呢? 孔子这句话是在赞美他的弟子颜回(颜渊)的高尚品德,原文出自《论语·雍也》。以下是逐句解析和整体含义: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注释:1.贤哉,回也:•"贤"指德行高尚,"回"是颜回(字子渊)。•孔子感叹:"颜回真是贤德啊!"(首尾重复,强调赞叹之情。)2.一箪食,一瓢饮:•"箪"(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瓢":舀水的工具。•形容颜回生活极其清贫,只有一筐粗饭、一瓢清水。3.在陋巷:•住在破败简陋的巷子里,居住条件极差。4.人不堪其忧:•换作别人,这种贫困的生活会让人忧愁不堪。5.回也不改其乐:•但颜回却始终不改变内心的快乐。•这里的"乐"指安贫乐道、追求学问道德的精神愉悦。整体含义: 孔子通过对比,突出颜回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中,仍能保持精神上的富足与快乐。这种"安贫乐道"的品格,体现了儒家对道德修养的重视——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在修养,而非外在物质条件。深层思想:1.儒家"孔颜之乐": 后世将孔子与颜回的这种境界称为"孔颜乐处",成为儒家推崇的精神境界——超越物质享受,以德行为乐。2.对现代的意义: 这句话提醒人们:幸福未必依赖物质丰富,心灵的充实与价值观的坚守更为重要。颜回的"乐"源于对学问和道德的追求,这种态度在当今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尤为可贵。扩展知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但不幸早逝。•宋代周敦颐在《通书》中强调"寻孔颜乐处",将这种精神视为儒者修养的核心。孔子的话既是对颜回的赞美,也是对弟子们的教诲:真正的贤者能在困境中坚守道义与快乐。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7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1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